close

人類學家在TED論壇分享的觀點  


尖酸又好笑的演講中,Brown分享她研究的深刻洞悉,讓她更了解自己,並明白人性。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brene_brown_on_vulnerability.html


 














莊萃菁 譯


Brené Brown


Brené Brown是一個在University of Houston Graduate College of Social Work的研究教授。她是一個作家,演講家,說故事的人和 – 結果是 – 一個輕微的互聯網現象。 或許這只是因為我工作的範疇, 但她的影片令到身邊互不認識的人都在推薦,因此就獨立地在找這影片。從超過二十五萬的人曾在Youtube看過這二十分鐘的影片並且每星期約10,000 觀看次數的速度看,我似乎不是孤獨的。


Brown把研究生涯都獻給混亂和難以量化概念如羞恥,脆弱,價值和連繫之內在活動的科學研究。由於這些概念難以用量化的方法如問卷或調查去量 度,Brown用了定性的方法如正規深入的研究訪問。Brown 稱說 : 「我為了生活而入侵別人的生活。」在一篇後續的文章中我將會談及給這些難以量度的概念之定性方法的效用。


Brown已經進行了超過 10,000個訪問,當中超過 1,000 個是正規的研究訪問。由於她曾與成千的人談過話題如憐憫,連繫,愛和歸屬感,她對人的心靈有一個既豐富又詳細的角度。她明白快樂的結構,即是她稱的「全心 生活」。我相信這是為什麼她的演講引起了那麼多共鳴和推薦給其他人。這也給了她即時的可信性。
因為我在一個數天的密集個人成長工作坊幫忙,我跟大概一千個人談及類似的事宜。在我而言,Brown在人際關係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


Brown 的影片密集地包含了重要的概念和個人的深入理解。畢竟,她要在二十分鐘內概括她一生的工作。以下是她演講的一些要點:


  • 連繫給予我們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我們神經生物學上是為了連繫而被裝上線。
  • 羞恥可被明白成對切斷連繫的恐懼。
  • 歸屬感


    在羞恥之下是難以忍受的脆弱之感覺


  • 為了連繫,我們一定要脆弱和容許自己真的被人察覺。
  • 有強烈愛和歸屬感的人( Brown 對全心的定義) 相信他們是值得愛和歸屬的。這是擁有它和那一些沒有擁有它的人之差別。
  • 全心的人有勇氣去成為不完美; 先對他們自己寬容然後對別人這樣的憐憫; 和拚棄那個他們認為他們該成為的人而的誠實而去作他們真正的自己。
  • 全心的人會包容脆弱和相信雖然它是令人不安的但是基本和必要的。
  • 脆弱是羞恥,恐懼和對價值的掙扎之核心,但它也是歡欣,創意,歸屬感和愛的孕育地。.
  • 我們對脆弱感到麻木。 問題在於我們不可以有選擇地麻木情感。當我們對負面情緒失去感覺時,我們也對歡欣,感恩和快樂失去感覺。
  • 我們通過沉迷,通過嘗試去將不肯定變成肯定,通過完美主義和通過裝作我們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去麻木自己。

Brown對快樂的處方是: 讓我們深邃和脆弱地顯露自己。即使沒有保證也全心去愛吧。 練習感恩和歡恩。相信自己是足夠的。


Brown 道出了什麼真的對我們作為人類有關的事而不是我們平常以為有關的。她的研究加深了我們對於一些正面概念如感恩,歡欣,憐憫,誠實,抗逆力,信念和玩樂的認識。Brown這樣做是令我們對於正向心理學內在活動的認識更成熟和令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更易接觸它。






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去感覺到自己,他們也沒有辦法去感覺到別人


他們說:為什麼我沒有手感?
 
為什麼我的身體沒有辦法去感覺?
 
我沒有辦法去感覺到能量的變化?
 
為什麼我的感覺不像你們那樣的敏銳?
 
很多很多的為什麼???很多很多的問題???
 
這個世界與我們的連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那是因為我們在內在築起一道又一道的牆,
 
當我們保護好脆弱易受傷的心的同時,
 
我們也拒絕了很多美好的事物進入我們的生命,
 
我們不再去感覺,因為我們害怕感覺到生命中不美好的部份,
 
我們害怕去感覺,因為我們害怕感覺到自己不夠好
 
 
 
我們開始想要保護自己免於受傷,
 
最好先拒絕別人...,免得被別人拒絕
 
最好的方式是變得麻木不仁.......,
 
最好不要去感覺.........,
 
於是,冷漠與僵化變成了制式的生活
 
跟別人交往好似戴著面具,
 
不敢讓別人看到真正的自己
 
 
 
一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的生命缺乏熱情
 
少掉了品嘗生活滋味的能力,
 
總覺得生命中缺少了什麼?
 
念頭很多卻無法去思考...........
 
與自己失去了連結,與人失去了連結,與老天爺失去了連結
 
甚至也失去了身體感官的覺受能力。
 
 
 
這個世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當我活生生的表達出我內在脆弱的時候,
 
我會有不安全感?
 
為什麼我無法表達出我的脆弱...........
 
這部短片所要傳達給你的是一個觀念,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沒想到多數人的回答竟是"向另一半要求幫忙. 向另一半求歡時. 對朋友有要求時....."


仔細想想, 上述那些行為不都是再自然也不過, 應該是讓人感到充滿了愛, 怎麼會是感到脆弱呢?!


我們到底認為自己該像超人/女超人都什麼程度呢?! 而這又是怎麼樣的文化與集體意識將我們型塑成這樣?!


 


我也是個從很小很小就又ㄍ一ㄥ又很硬的人, 所以當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與人群時遭遇許多挫折,


這些挫折都是來自"所形成的結果不如預期", 都是出自內心層面的,


所以, 學習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 甚至是鼓起勇氣活出自己真正的樣子,


是我自己一生的功課, 同時也會是給自己最大的禮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霖ok  的頭像
    易霖ok

    易霖的部落格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