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菲特日前接受美國《財富》雜誌專訪,就美國經濟、金融監管等一系列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要試圖戰勝市場
巴菲特認為:如果所有人認為經濟衰退的陰霾很快就會結束,其程度也不會太厲害時,事實往往相反。他說:“目前,我不會有一毛錢的投資是基於宏觀經濟預期的,我也不認為投資者應該基於宏觀預期而買賣股票。”
巴菲特說:“不要指望投資者從今天所看到的東西影響其投資策略。我們的投資者應當基於以下因素:
巴菲特稱,他對美國經濟的長期走勢依然充滿信心,但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美國經濟不可 能在每年、每月或者每週都表現良好。他說:“如果你不認同我的這個觀點,最好不要投資股市。我認為美國經濟的生產率每年都在提高,這在長期而言是絕對正面 的消息。投資者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過高的手續費和總是試圖戰勝市場。”
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巴菲特建議: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主動投資者,那麼最好選擇指數型基金!特別是低成本的指數基金,而且應該在一段時間裏持續買入!
他說:個人投資者可能無法選擇[最優的價格]或者[最合適的時機]買入,他們最需要避免的是以錯誤的價格買入錯誤的股票。個人投資者需要記住這麼一點:你應當擁有美國公司的一小部分權益,而不是某個時間一次性全部買入。
投資者有兩件事情可能做錯:你可能買入了錯誤的股票;或者你在錯誤的時間買入或賣出了股票。
他認為,這一次是過度的槓桿融資導致了目前的危機(美國房市次貸風暴),美國經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出現轉機。
他說:“目前,我不會有一毛錢的投資是基於宏觀經濟預期的,我也不認為投資者應該基於宏觀經濟預期而買賣股票。”“投資者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過高的手續費和總是試圖戰勝市場。”
●不要試圖戰勝市場
巴菲特認為:如果所有人認為經濟衰退的陰霾很快就會結束,其程度也不會太厲害時,事實往往相反。他說:“目前,我不會有一毛錢的投資是基於宏觀經濟預期的,我也不認為投資者應該基於宏觀預期而買賣股票。”
巴菲特說:“不要指望投資者從今天所看到的東西影響其投資策略。我們的投資者應當基於以下因素:
第一,即使知道經濟總體的發展趨勢,這並不意味著你就知道股市會如何發展演變;
第二,投資者不可能在選股上比別人優秀很多。股票只有在持有相當長時間之後才會稱得上是個好東西。”
巴菲特稱,他對美國經濟的長期走勢依然充滿信心,但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美國經濟不可 能在每年、每月或者每週都表現良好。他說:“如果你不認同我的這個觀點,最好不要投資股市。我認為美國經濟的生產率每年都在提高,這在長期而言是絕對正面 的消息。投資者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過高的手續費和總是試圖戰勝市場。”
●避免一次性買入
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巴菲特建議: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主動投資者,那麼最好選擇指數型基金!特別是低成本的指數基金,而且應該在一段時間裏持續買入!
他說:個人投資者可能無法選擇[最優的價格]或者[最合適的時機]買入,他們最需要避免的是以錯誤的價格買入錯誤的股票。個人投資者需要記住這麼一點:你應當擁有美國公司的一小部分權益,而不是某個時間一次性全部買入。
投資者有兩件事情可能做錯:你可能買入了錯誤的股票;或者你在錯誤的時間買入或賣出了股票。
巴菲特說:“我一再聲稱,投資者應當在別人貪婪時自己謹慎,別人謹慎時自己變得貪婪。如果你在別人貪婪時比別人更貪婪,在別人謹慎時比別人更謹慎,那麼你最好不要有任何投資。”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重點筆記】
31。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32。時刻思考到想法中可能的錯誤。
33。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意想不到的因素。
34。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35。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36。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37。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38。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為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他們,也就是說:不要不做決定。
39。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40。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41。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42。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43。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重點筆記】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老先生(一九九九年去世,享年九十三歲),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投機家之一。不用我再介紹了吧。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我手上的版本是商智文化出版的(http://www.sunbright.com.tw/catalog/intro.phtml?book_id=0000000015),譯者是唐峋先生。本書是好書,所以我推薦,純粹免費義務,並未收取任何費用,只希望大家從好書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與正確的啟發。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我手上的版本是商智文化出版的(http://www.sunbright.com.tw/catalog/intro.phtml?book_id=0000000015),譯者是唐峋先生。本書是好書,所以我推薦,純粹免費義務,並未收取任何費用,只希望大家從好書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與正確的啟發。
以下是本書重點摘要,總共有四十三段,我的注解寫在每一小段重點的後面:
◎重點摘要:
1。經紀人坐在辦公室裏和客戶洽談,建議客人繼續委託代辦交易,最重要的,是鼓吹客人不斷進行新交易。
2。證券交易所, 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財富, 對某些人來說,卻意味著毀滅。
3。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4。指數有什麼道理? 這裏一切取決於一件事, 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6。回到之前我提過的狗和主人的例子,應可說明經濟和證券市場並非平行發展的。但和狗及其主人一樣,長期 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發展方向相同。 如果經濟和企業利潤沒有持續成長,股票指數也不會持續看漲。如果沒有重要因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IBM或微軟的股票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水準。否則的話,狗就會跑到前面去,不知什麼時候,便看不到主人了。而熟悉狗的人都知道,這位四 條腿的朋友最後還是會跑回來。
8。我得出肯定的結論: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9。「逆向」是成功的要素。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 關鍵在與眾不同。顯然,你必須是位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10。即使最狡猾的投機人士也會出錯,有時為了積累辨別超買或超賣的徵兆、提示和某些信號所需的經驗,他甚至必須出錯。
11。大家必須訓練有素、冷靜,有時甚至必須玩世不恭,不理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
12。我的座右銘是:凡是證券交易所裏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
13。經常有人問我,我的訊息和想法是從哪來的。我的回答很簡單,其實,我不尋找訊息,而是發現訊息。
14。事實上我到處發現訊息,從銀行家、經紀人、分析家和經濟學家以外的任何人,小偷、董事長,甚至部長或應召女郎。
20。對於每個人都讀到的大標題、企業消息、利潤資料、利潤預估和統計數字,我只瞭解一下而已,對這些並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訊息都已經反映在指數上了,而且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21。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的。
◎重點摘要:
1。經紀人坐在辦公室裏和客戶洽談,建議客人繼續委託代辦交易,最重要的,是鼓吹客人不斷進行新交易。
注解:自古以來,想要快速發財,除了去搶銀行之外,就是 去做股票或是做期貨。這其中又分「做業務」跟「作價差」。自古以來,做「證券業務」總是比較容易,做「價差」的人,總是賠錢的比較多。但是現在的情況也差 不多了,因為很多的股市經紀人(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營業員)也都自己下海操作,然後輸的很慘。
2。證券交易所, 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財富, 對某些人來說,卻意味著毀滅。
注解:對於掌握到正確智識的人來說,股市意味著財富; 對於還沒掌握到正確智識的人來說,股市意味著毀滅。
3。我認為: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注解:從長線來看,股市跟基本面是一致的。從中短線來看,股市跟基本面的方向經常是相反的!
4。指數有什麼道理? 這裏一切取決於一件事, 就看:是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注解:科斯托蘭尼老先生這幾句話說的很狠、很酸。但卻是實情。
5。但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 這個事實每位證券交易人士都須銘記在心,否則就不會明白,為什麼有時指數會出現完全不合邏輯的波動。
注解:這幾句話其實是狠狠打擊了不務實的基本分析派。因為他們往往忽略了籌碼的供需變化,只會一味地計算繁榮景氣(或恐慌衰退)的無限可能。
6。回到之前我提過的狗和主人的例子,應可說明經濟和證券市場並非平行發展的。但和狗及其主人一樣,長期 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發展方向相同。 如果經濟和企業利潤沒有持續成長,股票指數也不會持續看漲。如果沒有重要因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IBM或微軟的股票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水準。否則的話,狗就會跑到前面去,不知什麼時候,便看不到主人了。而熟悉狗的人都知道,這位四 條腿的朋友最後還是會跑回來。
注解:大趨勢像是溜狗的主人,他走的比較慢;狗就像中短期的走勢,活蹦亂跳,有時候跑過頭,又會回來找主人一下,然後再去東聞聞、西嗅嗅。最後你會發現,其實狗不會離開主人太遠。
7。單靠貨幣,股票市場也不會起變化,還要加上另一個心理因素。我的信念: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注解:此處強調心理分析非常重要。
8。我得出肯定的結論: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注解:絕對不要用信用卡借錢買股票、絕對不要用現金卡借錢買股票、絕對不要跟朋友借錢買股票!絕對不要跟地下錢莊借錢買股票!
9。「逆向」是成功的要素。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 關鍵在與眾不同。顯然,你必須是位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注解:很多資深投資人都知道在股市中「逆向」的重要性,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逆向所帶來的副作用:孤獨、曲高和寡、得不到別人的諒解,甚 至受到排擠跟打壓。在股市中,絕大多數人想的跟做的,都是錯的,有的甚至荒唐離譜到一蹋糊塗,如果要跟這些人站在相反的逆向立場,要有足夠的勇氣與毅力。 剛開始,你可能會因為逆向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到後來,你就會覺得:賺錢賺的好孤獨啊。
10。即使最狡猾的投機人士也會出錯,有時為了積累辨別超買或超賣的徵兆、提示和某些信號所需的經驗,他甚至必須出錯。
注解:在股市學習的時候,如果客觀環境許可,就應該儘量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紀律跟規則,作一個完美主義者。但是現在市場上很多人表面上看起來 是完美主義的維護者,其實是因為資金少而吝嗇,或是因為自己無知而對正確的方法挑剔苛求。這些人並不知道:在股市中有很多種困難狀況是無可避免的,必須先 出手試探水溫,這就叫做『必須出錯』。
11。大家必須訓練有素、冷靜,有時甚至必須玩世不恭,不理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
注解:有時候要『眾人獨醉而我獨醒』,但有時候又要『眾人獨醒而我獨醉』。不過,要記住:不要因為跟群眾脫離太久而變的過份孤僻──有些贏家會犯這個毛病。
12。我的座右銘是:凡是證券交易所裏人盡皆知的事,不會令我激動。
注解:情緒上,儘量不要有波動。人盡皆知的事情,是要用理智去判斷,不是用感情去做取捨的。
13。經常有人問我,我的訊息和想法是從哪來的。我的回答很簡單,其實,我不尋找訊息,而是發現訊息。
注解:這就有點機械法的精神了:被動等待市場釋放出來的買賣訊號,而不要自己去製造訊號。也不要忙著去尋找消息,那樣的行為可能只是在尋找同黨而已。可惜的是:你拉攏的人馬愈多、搜集到的消息愈多,市場就愈跟你站在相反的方向。
14。事實上我到處發現訊息,從銀行家、經紀人、分析家和經濟學家以外的任何人,小偷、董事長,甚至部長或應召女郎。
注解:很多時候,市場是生活化的,與其聽信學院派跟業內人士的場面話,還不如實地親身下鄉體驗一下一般老百姓的感受。
15。銀行家、經紀人、分析家和經濟學家,這些人看不到他們鼻尖以外的地方,或如大家常說的那樣,他們只見樹不見林,如果我採取和他們建議相反的行動,反而能取得巨大成果。
注解:這幾句話說的夠嗆的,得罪了一票有權有勢的人。還好科斯托蘭尼老先生年高德劭,否則絕對經不住一頓打。
16。如果誰學了經濟學,而想進入證券市場,就必須把之前學過的東西徹底忘掉。因為經濟學家只會計算,不會思考。
注解:很多學院派的經濟學,都是繁瑣複雜的高深數學,這是很糟糕的,所以要把它忘掉。目前最讓人擔憂的現象是:群眾只想知道賺錢的方法,卻不想學習思考的方法。
17。職業投資者的工作,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在浪費時間,他們閱讀圖表及營業報告,卻忘記思考!
注解:並不是說不需要閱讀圖表及營業報告,而是說不要死背死讀而忘記思考!大多數人都被圖表的高底股價所迷惑,或是陶醉在被基本面天花亂墜的精彩故事之中,卻忘記要從一個更大的格局當中去做更人性化的思考。
18。正如莫里哀所說:一個懂得很多的笨蛋,比無知者還要加倍愚蠢。
注解:莫里哀(Moliere, 1622 - 1673) 是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天才劇作家。這段話告訴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知識之前,你必須先學會清空自己,暫時放下自己原來知道的舊知識,因為它一定有極多的錯誤。
19。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注解:技術派的通病,就是缺乏想像力。很多自詡為技術派的人,都只會照抄一些二流或不入流的方法,而始終無法拋棄傳統的知識包袱,用務實的角度去看市場。他們忘記了:是先有市場,然後才有方法跟知識。
20。對於每個人都讀到的大標題、企業消息、利潤資料、利潤預估和統計數字,我只瞭解一下而已,對這些並不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訊息都已經反映在指數上了,而且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注解:其實這就是技術分析的基本精神:大部分的訊息都已經反映在現在的指數上面了。只是因為人類的智力愚昧,看不懂。所以才需要學習。
21。最沒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的。
注解:很多小散戶跟大散戶,都是聽消息做股票,太危險了!
22。對證券市場的新人而言,指數對某些消息和事件的反應,完全不合邏輯。 證券市場的反應常常像醉鬼一樣,聽到好消息時哭,聽到不好的消息時卻笑了。我把這種現象稱為「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現象,證券市場的邏輯和日常生活的邏輯,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注解:其實,證券市場的邏輯才是有條有理的,只是很多短線的波動因為原因太複雜,以目前人類的智力無法解讀,所以只好保持謙卑。而一般投資人的股市邏輯大部分都是錯的,甚至沒有邏輯。至於一般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的邏輯,往往也充滿了矛盾跟偏差,只是因為社會風俗習慣如此,積非成是,所以我們就跟著因循苟且了。這其中的道理,很深、很深……。
23。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
注解:不論是基本派還是技術派,很多的投資人,都因為過份注重而逐漸流入短線跟短視而不自知,這是很危險的。你可以做短線,但是不可以短視。你可以注重細節,但不能忘記大綱。
24。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應動作。大家必須像雷達一樣捕捉重要事件,正確解釋內在關係,並且獨立思考。
注解:這裡所說的「理解一切」是指深入去了解「正確方法應該知道的一切」。如果不是正確的方法,那就保持距離,不要因為想要無所不知,而對 其他蔓蕪瑣碎的二流方法或不入流的方法浪費太多的時間。對於技術派而言,要在關鍵變盤的時候採取你應該做的反應,而不要被其他不相干的方法所釋放的雜訊給 阻撓了行動。對於基本派而言,要保持被動的敏銳,不要過份積極去尋找消息,而是要維持自身理智的清明,等消息落入我們的雷達範圍區,再做出反應。
25。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否則,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
注解: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善於評估『具有價值,但是價格被低估』的股票,換言之:巴股神知道「價 值」並不等於「股價」。一般投資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把「昂貴的股價」誤解為「高價值」,以為股價漲這麼猛就是好公司,所以很容易在高檔的時候追進股票, 買太貴,然後被套牢。
26。根據我的經驗:沒有人的選股技術,可以好到即使股票普遍下跌也能賺到錢。
注解:一般投資人都心存僥倖,以為在大勢下跌的過程中也能找到逆勢上揚的好股票──理論上是可能,但是實際做起來,困難重重,難到科斯托蘭尼老先生活了那麼久都沒看過那樣的超級高手。
27。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其次才是選股。只有經歷至少二十年以上的投資者,才用不著太關心整體的趨勢發展。
注解:最重要的是大盤,其次才是選股。威廉·歐奈爾也是這樣認為。其實,很多投資大師都說過同樣的話,苦口婆心告誡大家不要忽視大盤指數,就看投資人聽不聽了。
28。奧利格謬樂(Kurt Oligmuller)稱自己的理論為「黃金切割率」,他為此新發明而大作自我宣傳;遺憾的是:他的下場悲慘,幾個月後,他把客戶委託的資金賠得一乾二淨,然後他開槍殺死妻子,再自殺。
注解:黃金切割率在股市中並不適用,但因為黃金切割率在建築設計以及其他科學的領域中佔有一點地位,所以連帶使著這種理論在股市中有著一點魅力。 但是我們要的是一整套真正的方法,而不是不適任的理論或是缺乏停損機制的方法。雖然有時候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例如西楚霸王項羽,他因為作戰失敗而死,但是 你不能講項羽不會打仗),但是更多的例子是當事人確實因為缺乏實力而導致自身的滅亡。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是要將那個理論拿到歷史資料庫當中去做驗證, 如果能歷經十三年的時間洗禮而保持良好績效,才能說這個方法是對的。
29。M和W理論是最古老的圖表規則,我雖然不是圖表主義者,但這兩個規則常幫我的忙。M和W理論是相當有趣的現象,是投資者能憑藉經驗解釋的眾多現象之一。
注解:『M頭』和『W底』這兩個是最古老的圖表規則,可惜的是:一般技術分析師都不太注意最古老的東西,他們可能忙著發明最新穎的技術,卻忘記(或者根本不知道)要一直練習與思考這種古老的經典理論,才能真正用於實戰。
30。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注解:資金如果不足,您將會因為生活開銷的壓力而決定進出,而不是依據理智而決定進出。
31。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注解:喜歡預測的朋友要特別注意這段話。股市中學無止境、變化多端,許多轉折隱不可見,往往超出我們的預期。所以在實戰的時候,最好還是以機械法為主,預測法為輔。
32。時刻思考到想法中可能的錯誤。
注解:一個方法,即使是正確的方法,用久了,也會產生暫時性的鈍化,所以要保持思考的活力,定期思索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的鬆動現象。在心理方面,也要保持謙卑,常常檢討自己可能發生的心理弱點,然後予以防範或治療。
33。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意想不到的因素。
注解:這個要靠實戰經驗、謙虛的心理。有些初級贏家會因為得到正確方法的保護而出現自滿的驕傲心態,這是不對的,要注意。至於一般投資人,則是很少去把風險考慮進去,這是很致命的。
34。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注解:不要驕傲,要謙虛。不退轉贏家之所以不退轉,就是因為永遠保持謙虛。
35。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注解:不要相信內線消息。也許內線能夠使你短期賺到,但是長期下來,一定賠錢。即使不賠錢,也一定賠掉你的靈魂!
36。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注解:很多人操作股票的時候喜歡去問大戶的動態,其實,你不太需要知道別人在幹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
37。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注解:賠掉就賠掉了,要看開。賠掉只是一個警訊,告訴你要學好正確的知識再進場。進場只是為了實踐正確的知識,而不是為了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38。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為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他們,也就是說:不要不做決定。
注解:要忘掉的,是雜訊、妄想,以及跟正確方法不相干的其他的方法。如果選擇暫時不看盤而去渡假,也是一種決定,而不是刻意去遺忘跟逃避。
39。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
注解:變化細微的小波動,是屬於短線或當沖,那是很耗體力跟精神的,甚至耗費生命光陰,所以只能用少許資金玩玩而已,不可執著。
40。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注解:不要用短線的成敗去論斷所有的交易。很多交易,要等一段時間過後,由歷史來做公証。
41。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注解:要依據理智的方法來買賣股票,而不是用賺賠多少的心理去影響進出。
42。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注解:基本派要學習政治的智慧,否則很難判斷股市所在的國家它的景氣興衰。過去我看過太多的政治偏執狂在股市輸掉他們的財產,但是這些人會把輸錢的原因歸咎於跟他們站在不同政治立場的另一方,而不會檢討自己。
43。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注解:很多人,賺錢之後就得了大頭症。注意:賺錢的喜悅,維持半天到一天就好,不要沉溺太久。
【《證券投資二十四堂課》的重點筆記】
威廉·歐奈爾(William J.O'Neil)是一九九○年代華爾街著名的資深操盤手,他最有名的著作是:《笑傲股市》。
《證券投資二十四堂課》原書由麥格羅.希爾公司出版,我手上的版本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的,譯者是郎瑩。本書是好書,所以我推薦,純粹免費義務,並未收取任何費用,只希望大家從好書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與正確的啟發。
◎零、投資者入市須知
A。我認識七個非常聰明、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因為融資炒股而又沒有任何賣出的規則,在他們四十多歲的時候已變得一無所有。以智力、教育、頑固、驕傲以及自我主義來代替理智的賣出規則有時侯是足以致命的。
B。我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才找到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在一夜之間產生的。
C。如果你在虧損百分之八的時候進行止損,你將總是能再次進行投資。我曾經見過一些人因為執迷於某只股票,不能承認錯誤並作出賣出決定,而導致破產或者健康受損。
2。自一九五三年以來,我們每年都為那些表現突出的股票建立模型或檔案。我確切地知道過去那些在市場上勝出的股票的特徵,它們成功的表現可以指引我去挖掘那些潛力股,而無需聽從那些所謂的專家以及個人偏見、小道消息和流言等等往往是錯誤的資訊。
3。分析過去亦能使你對市場有全面的瞭解。面對市場每時每刻的波動,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投資者也無法平心靜氣。但對過去的分析將會告訴你市場潛在的大趨勢,這種大趨勢的有規律的變化為善於思考的投資者創造了發掘市場巨大上升空間的機會。
4。瞭解事實和分析歷史,很重要。但是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並堅持某種投資原則同樣重要,而且要做到這點更困難。
◎二、遵從一定之規,勿被情緒左右
5。對於那些已經養成了不好的投資習慣的投資者而言,要改掉更是難上加難。改變這些不良習慣是個挑戰,並需付出相當的努力。
6。最不好的投資習慣是對低價股的莫大興趣。買一大堆二 美元、五美元或者是十美元的股票,然後看著它們股價翻番,聽起來是個很棒的主意,但問題在於:你在博彩中中獎的機會可能還更大些。我從不買十五元以下的股 票。多年來使我賺大錢的股票,我都是在十六美元到壹佰美元的價格區間內買進的。
7。沒有人喜歡犯錯。但在股票市場上,如果因此而讓自我表現主義阻礙了事前的正確分析,或者執著於某支股票並且難以對其作出客觀評價,這些都是不明智的。
8。我發現一個極其有用的做法,就是對你過去所作的股票交易均作出事後分析。每年我都在以天為單位的圖表上記下我所擁的每支股票的買賣點以及買賣的原因。
◎三、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
9。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兩種方法對成功投資都至關重要。
10。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就我個人的經驗,這並非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在分析的時候,你必須對這兩個方面都作出考慮。一方而,要運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考慮公司的競爭力、經營情況、產品和技術情況,另一方面,也要運用技術分析的方法來判斷該股票當前的市場表現。
11。在基本面發生變化之前,量價圖表將會提示我們潛在的問題或投資機會。 注解:有時候,基本面會很慢才反應,所以要仰賴技術分析。
12。為什麼不能在區域的底部買入呢?──對於要等到某 個特定的買入點才介入,投資者通常感到不痛快,尤其是這個買入點的價格通常比底部區域的價格要高。他們會問:"為什麼不在價格較低的時候早一點買進,這樣 不是能獲利更豐嗎?"但實際情況是,我們並不希望用最低的價格買進一支上升空間可能不怎麼樣的股票,而是希望在最有利的時機買入一支價格會大幅上漲的股 票。同時風險最小。
14。大盤由市場指數代表。大多數股票是隨大盤方向運動的,因此把握好大盤走勢很重要。
15。大多數技術指標根本沒用。
17。John Wooden,作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籃球教練,領導其校隊取得了10次大學比賽冠軍。他說:"你在懂得之後學到的東西是最重要的。"
18。領導者將成功看作馬拉松,而不是全速跑。
19。成功人士懂得分析小節和尋求所有真相。在注重小節和研究上,許多成功人士可以說是完美主義者,他們所要求的遠遠超出了通常的範圍。他們也對自己進行分析。成功人士會把自我放到一邊,認真分析其錯誤以求提高。
20。集中時間和財力是成功人士的又一特徵。成功人士懂得不斷地積蓄財力和集中時間幹事。他們從不讓其他的人和事干擾其目標。對於任何目標,亨利福特曾經說過一個人"應當對其日思夜想"。
21。成功常常意味著與眾不同,具有革新精神。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找到了更好的和與眾不同的做事的方式,但卻在其過程中常常受到指責!
22。長期的成功來自自尊自愛。成功人士誠實、可靠、勇於承擔責任。
23。要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你必將在市場上經歷成功和失敗,這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是你要從自己和他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能夠由此得到成長並將未來的錯誤最小化。
25。很奇怪,許多有高智商的聰明人,能夠將其在學校和職業訓練中學到的東西很好地運用到工作中去,但卻不能在股市中同樣運用他們所學到的東西來取得很大的成功。
26。在股市中,高智商絕對不算什麼。有時候它還會起反作用,因為高智商通常伴隨著自我主義和過度自信。
27。多年來我逐漸認識到自我主義在股市中是致命的。當人們試圖證明他們比市場聰明時,他們停止了學習並變得保守,不願以不符合他們習慣的不同方式來看問題。
5。對於技術派而言,多了解『價值派』跟『成長派』的投資哲學,會加強你的整體實力、使你不會對技術分析產生過度的執著。
【《證券投資二十四堂課》的重點筆記】
威廉·歐奈爾(William J.O'Neil)是一九九○年代華爾街著名的資深操盤手,他最有名的著作是:《笑傲股市》。
《證券投資二十四堂課》原書由麥格羅.希爾公司出版,我手上的版本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的,譯者是郎瑩。本書是好書,所以我推薦,純粹免費義務,並未收取任何費用,只希望大家從好書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與正確的啟發。
以下是本書重點摘要,共二十七個小段,我的注解寫在每一小段的後面:
◎零、投資者入市須知
A。我認識七個非常聰明、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因為融資炒股而又沒有任何賣出的規則,在他們四十多歲的時候已變得一無所有。以智力、教育、頑固、驕傲以及自我主義來代替理智的賣出規則有時侯是足以致命的。
注解:新手或是還沒有拿到正確方法的人,絕對不要融資買股票!就算已經拿到正確方法,融資買股還是一樣很危險!
B。我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才找到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在一夜之間產生的。
注解:這裡所謂的感覺,是指『正確的直覺』,這當然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練成的;而且,盤中的 直覺比盤後的直覺還要難練數倍以上!因為盤中會緊張,一緊張,什麼都忘了。預測派很依賴直覺,所以我建議時站還是以機械法為主,不要太依賴直覺。雖然我們 還是要練習這種感覺,但是不要太依賴它。
C。如果你在虧損百分之八的時候進行止損,你將總是能再次進行投資。我曾經見過一些人因為執迷於某只股票,不能承認錯誤並作出賣出決定,而導致破產或者健康受損。
注解:歐尼爾是定百分之八停損。每種方法的停損方式都不一樣,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事先就定好停損的策略,這樣心裡才有個底。不要用「自由心證」的方式停損,除非您已經是大贏家,或是資金超多。
◎一、瞭解歷史
1。就我的個人經驗,依據歷史經驗建立一套買賣規則是唯一的辦法。這些規則必須建立在市場運作的真正規律上,而不是建立在個人的觀點乃至偏見上。你對過去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把握將來的機會。
1。就我的個人經驗,依據歷史經驗建立一套買賣規則是唯一的辦法。這些規則必須建立在市場運作的真正規律上,而不是建立在個人的觀點乃至偏見上。你對過去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把握將來的機會。
注解:所謂『鑑往知來』就這個道理。股市中總是一再歷史重演,因為人性中的愚昧自古以來幾乎不曾改變。(或者說改變的極小極小...)
2。自一九五三年以來,我們每年都為那些表現突出的股票建立模型或檔案。我確切地知道過去那些在市場上勝出的股票的特徵,它們成功的表現可以指引我去挖掘那些潛力股,而無需聽從那些所謂的專家以及個人偏見、小道消息和流言等等往往是錯誤的資訊。
注解:要從歷史資料庫中去驗證想法,然後再把想法整理成操作策略,千萬不要什麼策略都不做而單純仰賴直覺,那樣的直覺可能一點都不正直,而是被扭曲。
3。分析過去亦能使你對市場有全面的瞭解。面對市場每時每刻的波動,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投資者也無法平心靜氣。但對過去的分析將會告訴你市場潛在的大趨勢,這種大趨勢的有規律的變化為善於思考的投資者創造了發掘市場巨大上升空間的機會。
注解:分析過去、思考歷史、尊重歷史,但不要拘泥於歷史。
4。瞭解事實和分析歷史,很重要。但是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並堅持某種投資原則同樣重要,而且要做到這點更困難。
注解:股市裡裡外外,誘惑實在超多的,要在這種環境中堅持正確的原則,真的要有一點福氣跟慧根。否則,堅持到的往往都是假的。
◎二、遵從一定之規,勿被情緒左右
5。對於那些已經養成了不好的投資習慣的投資者而言,要改掉更是難上加難。改變這些不良習慣是個挑戰,並需付出相當的努力。
注解:在學習正確知識的時候,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改掉自己舊有的壞習慣,剩下三分之一的時間才是灌輸新的知識。
6。最不好的投資習慣是對低價股的莫大興趣。買一大堆二 美元、五美元或者是十美元的股票,然後看著它們股價翻番,聽起來是個很棒的主意,但問題在於:你在博彩中中獎的機會可能還更大些。我從不買十五元以下的股 票。多年來使我賺大錢的股票,我都是在十六美元到壹佰美元的價格區間內買進的。
注解:小心低價股,因為可能是公司基本面出了根本上的大問題。
7。沒有人喜歡犯錯。但在股票市場上,如果因此而讓自我表現主義阻礙了事前的正確分析,或者執著於某支股票並且難以對其作出客觀評價,這些都是不明智的。
注解:大部分的投資人在股市中都愛死了自我表現,這是致命的弱點!記住:你要對追求正確知識表現出狂熱,千萬不可以熱衷於追求自我的慾望!
8。我發現一個極其有用的做法,就是對你過去所作的股票交易均作出事後分析。每年我都在以天為單位的圖表上記下我所擁的每支股票的買賣點以及買賣的原因。
注解:這就是工作日誌的精神:要記錄,也要分析跟思考。千萬不要只紀錄而不思考。
◎三、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
9。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兩種方法對成功投資都至關重要。
注解:都很重要。可以精通於單方面,但不要執著於單方面。要守中道。
10。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就我個人的經驗,這並非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在分析的時候,你必須對這兩個方面都作出考慮。一方而,要運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考慮公司的競爭力、經營情況、產品和技術情況,另一方面,也要運用技術分析的方法來判斷該股票當前的市場表現。
注解:兩個都要練習。雖然我做中線跟短線的時候,都是只用技術分析,但是長期投資還是需要一點基本分析的功力,不要太偏廢。
11。在基本面發生變化之前,量價圖表將會提示我們潛在的問題或投資機會。
12。為什麼不能在區域的底部買入呢?──對於要等到某 個特定的買入點才介入,投資者通常感到不痛快,尤其是這個買入點的價格通常比底部區域的價格要高。他們會問:"為什麼不在價格較低的時候早一點買進,這樣 不是能獲利更豐嗎?"但實際情況是,我們並不希望用最低的價格買進一支上升空間可能不怎麼樣的股票,而是希望在最有利的時機買入一支價格會大幅上漲的股 票。同時風險最小。
注解:技術派要等股價從底部翻揚、得到確認之後再進場,適當的時機有時候比便宜的價格更重要!
◎四、把握大盤趨勢
13。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股票投資者,正確把握大盤的運動方向是很重要的。
13。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股票投資者,正確把握大盤的運動方向是很重要的。
注解:先看大趨勢,再看個股。
14。大盤由市場指數代表。大多數股票是隨大盤方向運動的,因此把握好大盤走勢很重要。
注解:先看大盤,再來選股。
15。大多數技術指標根本沒用。
注解:是的,技術指標實在太多了,以致於大多數的技術指標都沒用!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會被一些沒用的指標給迷惑!進而忽略了要專注於幾項單純的正確技術即可!
◎五、如何從成功的模式中汲取經驗
16。成功人士從不停止學習。他們堅持閱讀,尋求導師,參加額外的培訓以獲得更多技能。
16。成功人士從不停止學習。他們堅持閱讀,尋求導師,參加額外的培訓以獲得更多技能。
注解:贏家從不停止學習。但是很多人常常妄想自己是贏家而懶得再花力氣去學習,因為他們只想操作賺錢,而不想充電學習。
17。John Wooden,作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籃球教練,領導其校隊取得了10次大學比賽冠軍。他說:"你在懂得之後學到的東西是最重要的。"
注解:學無止境。達到初級贏家的境界之後,還有更多的東西要學的!
18。領導者將成功看作馬拉松,而不是全速跑。
注解:但是大部分的人在拿到正確的方法之後,都只想趕快衝,把自己的心態都扭曲了。
19。成功人士懂得分析小節和尋求所有真相。在注重小節和研究上,許多成功人士可以說是完美主義者,他們所要求的遠遠超出了通常的範圍。他們也對自己進行分析。成功人士會把自我放到一邊,認真分析其錯誤以求提高。
注解:如果你不是經由自己的研究而發現正確的方法,那麼,你極可能會忽略細節,然後細節逐漸放大,動搖你的信心,最終將你吞噬。所以:保持信心,是極重要的。
20。集中時間和財力是成功人士的又一特徵。成功人士懂得不斷地積蓄財力和集中時間幹事。他們從不讓其他的人和事干擾其目標。對於任何目標,亨利福特曾經說過一個人"應當對其日思夜想"。
注解:絕大部分的人都怕麻煩。"對其日思夜想"的事,他們是不會幹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好像在鑽牛角尖、好像是瘋子。
21。成功常常意味著與眾不同,具有革新精神。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找到了更好的和與眾不同的做事的方式,但卻在其過程中常常受到指責!
注解:很多贏家的外在表相都像瘋子或傻瓜,所以常被群眾所嘲笑、責罵、羞辱、拋棄。
22。長期的成功來自自尊自愛。成功人士誠實、可靠、勇於承擔責任。
注解:真正的長期成功人士,是不自私的。
23。要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者,你必將在市場上經歷成功和失敗,這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是你要從自己和他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能夠由此得到成長並將未來的錯誤最小化。
注解:贏家遇到失敗就檢討自己,輸家看到失敗就檢討別人。
◎六、一些失敗者的故事
24。當他提到他擁有我們發行的所有教學磁帶、書籍和讀物時.他對於沒能把這些他讀過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而失敗感到有些難堪。
24。當他提到他擁有我們發行的所有教學磁帶、書籍和讀物時.他對於沒能把這些他讀過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而失敗感到有些難堪。
注解:我曾經將我所知道的正確方法教給別人,但很多人都沒興趣,或是不相信這方法有用。
25。很奇怪,許多有高智商的聰明人,能夠將其在學校和職業訓練中學到的東西很好地運用到工作中去,但卻不能在股市中同樣運用他們所學到的東西來取得很大的成功。
注解:換了位置,就原形畢露了。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通才,無法用開闊的心胸去做廣博的全面學習。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傲慢太久了,改不掉。
26。在股市中,高智商絕對不算什麼。有時候它還會起反作用,因為高智商通常伴隨著自我主義和過度自信。
注解:要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重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
27。多年來我逐漸認識到自我主義在股市中是致命的。當人們試圖證明他們比市場聰明時,他們停止了學習並變得保守,不願以不符合他們習慣的不同方式來看問題。
注解:不要被「假我」所迷惑,要追求真理、要追求『真我』。「我」的後面如果沒有客觀的真理,則主觀的真理將無法展現!
~洞察各派優缺點,但莫存門戶之見~
金融市場的投資或投機,不論是股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都有各種不同的投資(投機)手法。
首先,大家都知道有兩大派: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還有另外一種分類法,也是兩大派:預測派,機械派。
◎一、價值派
基本派中,大家最熟悉的巴菲特,他所使用的方法叫做『價值投資法』(價值派)。這一派的特徵是:先選擇好的公司,然後等待,等到它的股價跌到不合理的價位之後再買進,買進之後可以放上一段很長的時間,這是真正的長期投資。
什麼是巴菲特認為好的公司呢?有一個很重要的過濾條件,就是:不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業。但這樣一來,高科技股就不在巴爺爺的投資清單上了,因為高科技很少人懂,連電子系畢業的科技專家,也經常看錯高科技股的產業趨勢發展。
價值派的特徵是:不看盤、基本上不預測市場的漲跌趨勢,而是關心公司的素質。
價值派屬於基本分析,它有機械派的成份,就是每次在市場大跌之後總會進場撿便宜貨(大跌之後,開始動作,就是一種機械反應);當然,它的預測派性質更濃厚,因為要預測這個公司在未來數年都不會倒閉,而且會成長。
◎二、成長派
注意:巴菲特這種價值派,其實跟華爾街背道而馳!華爾街的操作原則是:先追逐熱門產業,其他的,以後再講。因為客戶喜歡熱門產業;只要能吸引客戶掏腰包投資,華爾街就有錢賺,換言之:華爾街只關心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關心那些熱門產業是否能永續存在。
在股票市場,基本派比較多。因為投資股票的人,都比較相信基本面的經濟數據。這些投資人或是經理人,如果不是價值派,大部分就是所謂『成長派』了。遺憾的是:現在存在的,大多是已經被扭曲成長派,而不是真正的成長派。
「被扭曲的成長派」,他們的操作精神是:追逐成長股,當然最好是熱門的成長股;既然熱門,就跟市場趨勢關係密切,所以他們必須看盤,還要預測盤勢(股價)的漲跌。他們大多是基本派,用的是預測法:預測市場未來的趨勢。
『價值派』是預測公司成長(不關心市場,而是等待市場大跌);「被扭曲的成長派」卻更關心預測市場的漲跌,他們不能老是坐著等待市場大跌再買,而是隨時都在選擇熱門標的,然後期待買進以後股價愈快上漲愈好。
台灣絕大部分的投資人、分析師、操作者,都是屬於「被扭曲的成長派」,他們是『市場派』的主流。
身為市場主流的「被扭曲的成長派」, 往往淪為追逐熱門的品牌時尚,然後變成「見樹不見林」,也就是「忽略大趨勢,而只重視公司的基本面跟消息面」的偏差方法。重視公司的基本面,本來是對的, 但是如果追求的是熱門股,就很容易變成追逐消息,更甚者到最後就變成聽明牌了。記住:任何正確的投資手法只要是追逐「時尚潮流」,就有可能扭曲掉原意。投 資人往往在打著基本面招牌「政治正確」的保護傘之下,忘記或者「渾然不覺」自己是在追求時髦,他還以為自己是在投資「好的」股票呢,殊不知那種「好」只是 在時尚的推波助瀾之下短暫的激流,一陣子流行過後就會打回原形──這就是巴菲特跟『(市場主流)成長派』最大的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巴菲特是選擇被市場忽視 而股價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冷門股,而市場派卻是追求大家焦點集中的熱門股。
追求成長,本來沒有不對。就算是屬於價值派的巴菲特,他所選的公司,也是要注重公司獲利的成 長。但是,在市場中,只要是跟群眾(廣大客戶)沾上邊,幾乎都難逃「濫用」、「扭曲」的命運。『成長派』的投資方式,就是因為內容聽起來很不錯,所以被市 場的有心人拿來做「追逐時髦」的正當藉口,他們誆稱自己是基本派,但其實是「趨炎附勢、短視近利」;他們提出來所謂的「投資報告(基本分析)」,往往包含 太多扭曲、近視的觀點,甚至是捏造數據、欺騙投資人。
◎三、成長派的十五條投資哲學
我們就以成長派的投資大師:費雪(Philip A. Fisher,1907~2004)的十五條投資哲學為準,來看看原始『成長派』的投資條件:
1。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夠大幅成長?
2。管理階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產品或製程?
2。管理階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產品或製程?
3。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4。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做了甚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係是不是很好?
8。這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同心協力嗎?
9。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及會計記錄做得好嗎?
11。是不是有其他的經營層面,尤其是本行業較為獨特的地方,投資人能夠得到重要的線索,曉得一家公司相對於競爭同業,可能有多突出?
12。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因為成長而必須發行股票,而使得股本膨脹?
14。管理階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
15。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是否可靠?
5。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做了甚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係是不是很好?
8。這家公司的高階主管同心協力嗎?
9。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及會計記錄做得好嗎?
11。是不是有其他的經營層面,尤其是本行業較為獨特的地方,投資人能夠得到重要的線索,曉得一家公司相對於競爭同業,可能有多突出?
12。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因為成長而必須發行股票,而使得股本膨脹?
14。管理階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
15。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是否可靠?
(以上十五點資料,主要出自費雪的著作:《怎樣選擇成長股》,羅耀宗先生譯)
費雪大師的這十五點,是金科玉律,非常棒的東西,但是都遭受到「市場派」的濫用了!今天的「成長派」,都被「市場派」給污染了。「市場派」會刻意忽略費雪曾經警誡過投資人:『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考慮價格,不要忘了時機因素。集中全力購買那些失寵的公司!』──這意思就是叫你不要亂買、不要買貴了;巴菲特就把這一條用在大跌的時候去撿便宜)──但是「市場派」總是不想等到適當的時機來臨,為了追求快速績效,他們總是不停地在買賣,而且經常追高殺低,因為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早已淪為短線的炒股作手了。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問:「追逐熱門股有什麼錯呢?愈熱門、成交量愈大,不是比較容易上漲嗎?」
◎四、基本分析的選股,不簡單
是的,追逐熱門股,這種想法本身沒有錯。愈熱門、成交量愈大的股票,當然比較容易上漲。這都是對的。但是,市場的注目焦點、太多人的追逐與關心,往往會使得這支股票的真相被遮蓋。所謂『利 之所趨、義之所喪』,當某家公司因其本身的產業利多題材而上漲,吸引了人氣,就很可能捨不得拒絕市場人氣、抗拒不了市場資金的誘惑,於是:作假帳、捏造財 務報表的事情就會陸陸續續發生了;或是分析師為了自己的人氣,想要迎合大眾口味而譁眾取寵,就不斷幫某些公司粉飾太平──公元兩千年的網路股就是如此垮台 的。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透過基本分析去選股,就算是採用費雪提到的那十五個條件,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換言之:費雪的投資理論,其實也是菁英教育的一種,比較適合專業的投資經理人去閱讀。至於一般的投資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注意那麼多基本面的事項(十五項,也不算少了),就算有時間去看財務報表、追蹤公司近況,也很容易被市場上的假消息跟假資料所矇騙。相形比較之下,巴菲特刻意強調要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再買(他真的是非常刻意強調這一點),這其中確實是煞費苦心、有很深厚的涵義的;因為在大跌時買進你早就選好的股票,風險會比較低,勝算就比較高。
有人認為:在大跌時買進低價的股票,是很危險的,因為既然已經大跌,很可能基本面已經產生劇烈的變化,所以他們覺得還是要重新評估一番才安心──這樣的想法,當然沒錯,然而,這也就是巴菲特厲害的地方。因為他智慧實在是高人好幾等,所以他就算處在市場大跌的氣氛當中,也能夠保持冷靜的理智態度去持續追蹤目標公司的營運狀況,然後果斷執行自己原先的買進計畫;相對的,那些嘴巴裡說要「重新審慎評估」的投資人,很可能到最後還是被市場恐慌氣氛所震懾,在猶豫不決中錯過最好的買進時機。
◎五、「不選股」的三種投資方法
一般的散戶,沒有巴菲特跟費雪兩位大師那麼厲害的基本分析功力,那麼,就要把握住『價值派』跟(沒有被市場扭曲的)『成長派』的一條極重要原則,就是:『在市場大跌之後,集中全力購買那些失寵的好公司!』── 先確定要『等待』大跌的時機(這樣,就不會隨時隨地盯著市場,然後糊裡糊塗地亂買,結果買到昂貴的相對高價),然後,承認『自己的功力不強、判斷能力會有 誤』,於是,就可以對市場熱門股的不當誘惑具備一些免疫力;既然已經承認自己很難像大師們一樣選到真正有價值的成長股,那麼,接下來,不是沒有變通的辦 法,我的建議是按照一些老式的投資法即可,不需要變太多的花巧或攙其他太多新奇的想法。這些古老的『低檔投資法』如下(不是我個人發明的,而是古老的智 慧):
一、大跌後,買進各產業的龍頭股。
二、大跌後,買進ETF或是指數型基金。財力許可的話,跌愈多,就買愈多。
三、大跌後,開始買進定時定額基金。(嘗試在低檔分批佈局。)
以上三個方法,是比較穩當的古老作法。我個人是用第一種跟第二種,第三種我不太會用,因為定 時定額基金也是追求績效的一種基金投資,坦白講,我不是那麼相信基金經理人。(至於指數型基金則不是追求績效,而是它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 哪些股票,等於買整個大盤。)
不論買進龍頭股還是買基金,都是在避免選到「大跌以後不幸就從此爬不起來」的股票。個股會跌到零,大盤不會,除非亡國或是超級劇烈的政治大風暴。
◎六、很難確定大跌已經結束
以上三種投資法,最困難的地方是在「如何知道大跌已經差不多跌完了?」──我個人其實這方面 的困擾不是那麼嚴重,因為我抓底部主要是用心理面跟技術面(對於我們而言,困擾多半是找不到浮現投資價值機會的市場,以及克制自己在其他不適當的時機發生 操作虧損),我們使用的工具比較多一些;但是對於一般投資大眾,沒有那麼多輔助判斷的工具,「就怕跌跌不休」,那怎麼辦呢?
其實,這是個很遺憾的問題。當事人如果不具備敏銳的底部感受力,或是不會使用技術分析去研判末跌段可能已經發生,那麼,我個人認為,確實是很難去執行「大跌之後」的三種買進動作。有時候,底部會有明顯的大利空消息,這就比較好判斷說是底部到了;但有時候,底部利空消息的震懾力沒有那麼強,而是慢性盤跌,這就比較難判斷了。
法人或是個人大戶,面對這種「抓不到底部」的情況,其實也很簡單,就往下攤平吧,反正他們錢多。別過度幻想他們會有多麼厲害的高招去解決這個難題,錢多好辦事才是他們主要的優勢。
至於小散戶,錢少,怎麼辦呢?──此時,第三種作法的優點會變的很突出,因為定時定額是分批的小額資金進場,等於強迫自己往下攤平,在抓底部的時候,這種分批進場的策略,有其一定的效益。
對於巴菲特這些大師而言,他們不必抓底部!因為他們會利用其強勁的基本分析實力,去研究這家 公司的股價要跌到多少才算浮現投資機會。他們有優秀的人才去從事這方面的計算,可惜的是:散戶沒有這些實力跟人力去計算股價要跌到多少才算合理,只能退而 求其次,用上面三種老式的投資法,以保護自己。
◎七、至少要跌三成
雖然有些難處,但是,我們還是要把「大跌」的意義給描述一下:起碼要跌三成!──再來幾個重要關卡就是跌五成(俗稱腰斬)、七成、九成。
跌九成是超級大崩盤。跌七成是極安全的進場點,但是機會都太少。所以一般人都會注重在跌三成的時候找機會。問題是:跌三成跟跌五成的機會,其實差不多;會跌三成,就有可能跌五成,差這兩成,有時候就會差很多(指盈虧部份);所以,想開點吧……一般投資人如果不具備一些實力,是很難撿到真正的便宜貨的,有很多人都是「便宜貨是有撿到,但是貴的也有撿到」,從腰部買到底部,買了一堆子股票,而且都是高點買的比較多,低點買的少,平均一下,買的價格不會太高,但也算是在尷尬地位,要期待將來回升以後漲的多一些,利潤才算比較理想。
所以,這是沒辦法的事。既然欠缺基本面的實力,又不會使用技術分析,那麼,這樣的投資法,已經算是可以了,不能再要求太多;再多,就是貪了。
投資人不要因為底部難抓就灰心,因為在歷史上,大概十年之內會出現兩次或三次的『大利空買點』。這些買點太重要了!例如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大買點、SARS傳染病的利空大買點,這些都是可以『經由訓練』而感受到的極佳買點。什麼訓練呢?就是:「大跌時,碰到大利空不要怕。」我相信這種能力是可以經由開導而獲得的。
◎八、結論
1。不論是『價值派』或是『成長派』,只要不被扭曲,都是正確的!都是值得稱頌的基本面投資法。
2。但是,基本面的「選股」工作,對於一般欠缺研究背景的小投資人而言,確實是高門檻,於是只好退而求其次,試試我講的那三種老式的投資法。
3。這三種方法,雖然不能幫你抓到確切的底部,但至少會讓你的風險降到比較低的有利位置。
4。不要因為底部難抓,就放棄去體會『大利空買點』來臨時的那種氣氛。
5。對於技術派而言,多了解『價值派』跟『成長派』的投資哲學,會加強你的整體實力、使你不會對技術分析產生過度的執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