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九十三歲的德國「投機家」科斯托蘭尼在描述量價關係時,卻有十分精采的觀點。
 
  ‧
「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他認為在證券交易的過程中,你必須是一位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要憑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及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的第九章「逆向」是成功的要素,對量價關係及選擇買賣點有十分精采的描述:

 
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這時股票已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他們對不利消息不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相信會出現更好的時機,他們手中的股票都已出清,遂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

 
相反的,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猶豫的投資者手裡抓滿股票,儘管有利多消息,他們也無法買進股票。固執的投資者雖然有現金,但在這樣的行情下卻不想買進。

 
成交量提供了另一個訊息。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的投資者賣光了所有股票,這時股票正躺在固執的投資者的保險櫃裡。直到後來,指數上漲時,這些股票才會從保險櫃裡露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但多數情況下,指數此時處在不合理的低點,這種局面應歸咎於大眾的歇斯底里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拋售。這是行情過度下跌中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猶豫的投資者把所有的股票賣掉,甚至包括原來留下來最好的、最抗跌的股票
 
  ‧
進入股市上漲的第三階段 成交量愈大表示愈容易受傷
 
 
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虞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他們還在等市場恢復元氣,不過如果行情繼續下跌,他們會突然恐懼起來,而把所有股票低價賣掉。

 
我不同意一般所謂成交量小時,行情下滑並不重要的看法。贊成這種觀點的人會說,大眾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拋售股票。但是這沒有說明任何問題,重要的是,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他們今天沒有賣掉股票,並不表示他們不會在明天、一個星期後,或一個月後,把所有的股票賣掉。
 
相反的,當成交量愈來愈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虞。因為成交量愈大,表示股市愈容易受傷,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

 
我也反對大家對成交量大時,即有利指數上漲的看法。大家認為,大眾在這種情況下購買股票,是好現象。確實如此,但這只是就他們購買股票的這一天而言。我的意思是,那些猶豫的投資者買股票,真的是好現象嗎?他們下個星期也會買股票嗎?難道這些股票不會在下個月重新出現市場?猶豫的投資者不具有立刻把股票脫手的危險嗎?

 
反之,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雖然交易者會聲稱這種市場狀況無足輕重。當然,因為經紀人只對大筆佣金感興趣,所以他們認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場沒有意義。然而,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裡,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也會吸引猶豫的投資者,而固執的投資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

 
普遍一致最明確的訊息,就是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那些不久前還不懂股票的人,就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興趣。當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的悲觀者就會轉而加入樂觀者的行列。

 
傳統的量價關係著重量增則價漲,不過科斯托蘭尼認為成交量愈來愈大,股價仍在上漲,這是即將完成頭部的「堪憂」狀態。反之,成交量小,股價仍在上漲,表示股票還在固執投資者手裡,指數肯定還會再上漲,台股登上六千點,有點類似科斯托蘭尼所點出的這個現象。

 
  ‧
投資路上活到老學到老
 
 
科斯托蘭尼是德國知名投資大師,被譽為「二十世紀股市見證人」,一九九九年九月科斯托蘭尼以九十三歲高齡去世,《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是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他自認八十多年來一直是一個精力充沛的投機家,他認為正確分析形勢不同於一般看法的觀點得到確認,帶給他的快樂遠比物質上的利潤大得多。他認為「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如金融和貸款政策、利率、經濟擴充、國際局勢、貿易收支、經營報告等,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

 
在投機家的世界,他「不僅分析和觀察本國的股票市場,也分析和觀察全球發生的事,像國際政治情勢、大規模資金流向、工業大國的內政和外交政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議、巴黎俱樂部的債務談判、新的技術發展、巴勒斯坦、甚至巴西和中國的天氣。」「每當某個地方出現機會,某種商品、貨幣、債券或股票的價格和正常價值之間出現差異,投機家就忙碌起來。……」 

 
科斯托蘭尼不以投資家自居,而以「投機者」自許,他敏銳觀察投資標的的變化,體察政治、經濟情勢脈動,準確抓到出手的好時機。在投資的路上,我們拜讀了像華倫巴菲特、彼得林區等美國投資大師的著作,在東方也可以找到像日本是川銀藏的著作,不過科斯托蘭尼是一個德國人,他所描述的投資世界彷彿就在我們周遭,值得一提的是科斯托蘭尼活到九十三歲,終其一生都在從事「投機」活動。 不論是科斯托蘭尼或是川銀藏,他們都堪稱是投資大師,不過一生起落多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知識的追求遠甚於對金錢的回報,他們能享受人生,並且從投資或投機中取得快樂。


  



 
大多數人逐鹿股市心中只有一個利字,大家都希望在股市中賺到錢,可是正如同胡適所說的「要怎麼收穫,要先怎麼栽!」投資獲利只是過程中的一部分。投資的過程最美,因為投資,你必須了解國際政治、經濟的變化,對國內政局變化,你也會變得敏感。因為投資,整份報紙都是重要的投資情報,而國際股市之間的連動,也會形成天涯若比鄰的感覺。
 
我們早上起床,先看美國道瓊指數,那斯達克怎麼收盤,出門上班途中關心日本與南韓股市的脈動。到了公司,舉凡中國召開人大會、朱鎔基講話,到扁政府的施政動作,一一成了進入腦海的重要訊息。因為投資,你的世界變得開闊。筆者那位九十二歲老朋友醉心投資,他天天開心,身體硬朗,他的世界因投資而變得美好。科斯托蘭尼九十三歲高齡時,還能出版人生最後一本書,投資是他生命的全部。

 


與其每天挖空心思打聽明牌,不如將生活中的寶貴時間用來閱讀資訊,掌握天下投資脈動,投資因為你的完全投入,這個世界也會變得格外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霖ok  的頭像
    易霖ok

    易霖的部落格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