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第一個獲得藏傳佛學博士的美國人叫做麥可羅區 (Michael Roach) 。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帶著一筆獎學金到印度研究佛學,後來在 1983 年他受戒出家,並在二十多年的苦修後,得到了佛學博士這個學位。
在修行到第八年的時候,有一天他的老師突然跟他說 :” 雖然寺院是學習佛教智慧的地方,但忙錄的美國辦公室卻是在真正生活中試驗這些智慧的最佳實驗室。 ” 起初,他根本不願離開寺院,但最後他認同師父的話,於是就遵照師父的指示,沒有暴露僧人身份地返美就業。你們知道這位出家人選擇了什麼行業嗎 ? 他選擇了鑽石業。他先進了美國寶石學院,在那裡學習怎樣鑑定超高品質的寶石。
有一天在寶石學校裡,他看到了一個景象。他看到鑽石工廠裡最傑出的切割師忽然雙手雙腳連同鼻子都貼在地面上到處爬行。後來他才知道在鑽石業中當某個人把鑽石掉在地上時,都會這樣四處爬著找鑽石。而這些滿地爬的人當中,有的是上流社會中的千萬富豪,他們為了找回等待切割的鑽石,爬在地上把地毯上的每一個毛球扯下,小心翼翼地撕開毛球,試著找到從切割輪下彈出或從鑷子上落下的鑽石。
在鑽石分級學校裡,如果有一顆鑽石不翼而飛,大家就一定要找到不可,否則誰都別想回家。而且如果一個人開始找,其他人就會一一放下他的工作也開始幫忙找。每一個人都會發揮同胞愛,一起趴在地上搜尋每一寸地板。
有一次,最好的切割師接手了工廠裡有史以來最大的案子─ 一顆十二克拉的鑽石。沒想到這個鑽石卻掉了。結果一群人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甚至包括很多年沒人開過的窗戶,就好像鑽石也有可能飛出一個緊閉的窗,掉進一個幸運兒手中一樣。後來,他們也查看每一個人的襯衫口袋、褲腳的翻邊、鞋子、襪子、甚至內衣裡。還有,每個人的頭髮裡面也有可能卡住鑽石。這一次的大搜尋一直到第二天的天亮,當大家都已精疲力竭時,一個隔棟樓的切割匠在他附近的地板上看到了這顆頂級的十二克拉的鑽石。這顆鑽石到底是怎麼飛到那裡去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剛進入鑽石業的出家人來說,他體會到鑽石工廠中的互相幫忙以及誠實。
在鑽石業中,整個大盤交易商奉行的信念叫做 : “嗎左 (Mazal) ”。而各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這個字的意思是 “健健康康地過活” 。在鑽石業最高層級的商人有時彼此素未謀面,但在電話上卻交易著數百萬美金的寶石,憑的是什麼?憑的就是“嗎左”這個字。這些人成交時都會講出“嗎左”這個字,只因 “誠信全繫於一心” 。在這個行業中最高級的商人從未違背過交易的諾言!
麥可羅區現在又回到山中閉關了,但他在 1981 年到 1998 年那十七年的商場生活中,創立了全世界規模最大、年營業額超過美金一億的跨國鑽石公司。
這個僧人後來談到他在商場時所運用的原則都跟佛教教義有關,他的原則就是:
‧ 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賺錢。
在佛教的教義中,錢本身是沒有罪過的。何況擁有較多資源的人要比沒有資源的人更能多行善事。問題是我們用什麼方式賺錢,我們不了解錢從何而來,如何能叫它源源不斷?以及,我們是否能以健康的態度去面對錢。
整件事的癥結在於要用乾淨誠實的方式賺錢。要了解錢的源頭才能取之不盡。以及要用健康的態度來看待“擁有金錢”這件事。事實上,賺錢很可能也是修行的一部份,而不是與修行背道而馳的。
‧ 我們應該能夠享用金錢。
我們應該學會如何一邊賺錢,一邊保持身心健康。一個為了做生意弄壞身體的商人,根本失去經商原有的目地。創造財富的過程不應使我們失去享受財富的能力。
‧ 一個人應該能在最後回顧自己的事業時,告訴自己這些年來的經營是有意義的。
我們應當能從經營事業與經營自己的方法中,看到我們為世界留下一個好榜樣。
- Aug 28 Mon 2006 10:02
辦公室是試驗智慧的實驗室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