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己巳年六月初一,調至中國道教協會工作,居於北京白雲觀內。自來之後,便體會到更為醇厚的氤氳炁象。平常之際,忽焉有炁循兩腿升騰,直匯中宮。丹田仿佛有股吸引力一般,一直向內吸炁,非平時之由外往裏吸也,乃是由內從外納炁,而且只吸不呼,亦不見其滿。
上 面有炁隨之入內,上下二炁,交會中宮,如磁吸鐵,相戀相抱,溫和醞釀,氤氳不散。就在二炁相抱的一刹那,呼吸頓止,而人恍然如醉矣。四肢百骸,皆不能動 轉,直覺神在炁中,炁包神外,兩相交接,恍惚迴旋。真炁薰蒸,遍達周身,蘇綿快活,妙不可言。全身毛孔盡皆開放,元炁闔辟同乎天地。真炁上蒸,化為甘露, 清涼如醴,咽納不已。二炁相交,只在片刻之間,交畢之後,歸於平常。此景每在平常之際發生,忽焉而來,忽焉而去,往來無定,不可追求。
其 間景象,亦有變化。有時正在看書寫字,忽覺腿部有炁騰起,上交中宮,頓然全身如浮,身輕如蝶,恍惚如在雲空,乃知景到,不敢妄動,任其自交;有時真炁會于 中宮,甜蜜非常,津生濃醴,身軟如泥,如醉如癡,手懶得動,口懶得開,直願養此天機,便有無窮快活,非得其炁交透,身體才願活動;有時真炁自腳心升起,兩 腿於是格外輕快,便樂意悠情漫步,涵養中宮炁團,任從我行,全不知倦;有時好似身後有炁推動,舉步毫不費力,猶如漫步太虛,縹緲輕舉;有時動作之中,真炁 沿兩腿上升,直上夾脊昆侖,蔓延四肢,一路融融,遍傳周身,稍加用意,周身便似火蛇亂竄,聚殲八萬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節所藏之陰神,何等暢快,惟武火不 敢多用耳;有時炁來甚速,迅即在中宮抱團結胎;小腹盈滿,靜以養之,呼吸內外開合,全體美快之至;有時感覺混沌,臥以應之,上下二炁,會于中宮,交接甜 美,流行全身,暖融暢適,周身太和,太虛與我同體,而我為太虛之主;有時二炁相抱中宮,紐結一處,如同活龍在內遊動翻滾,動轉升降,美妙非常;有時真炁抱 團,丹田暢適美快,其感覺非冷非熱、非寒非燥,一團舒妙之景,形成天然火候,早先以丹田發熱為好兆,今日成為笑談矣。……種種景象,變化萬千,非筆墨所能盡述。
時間稍長,觀察天地變化,乃悟我身氤氳之候,正是天地相合之機,及至有形,其景自失。證驗至此,方才領悟何為“天人合一”。
自注:天地相合之機,乃是天地之傑相交之時,亦為人身氤氳之候,這便是“天人合一”之內景,《陰符經》謂之“天人合發”。常人不察此機,惟修煉者不期而獲,此須由真修實證,方能悟之,非字面理解可知。
當此之時,天炁下降,地炁上升,二炁相合,氤氳交感,將雨未雨,將雷未雷,在卦為之“地天泰”,古人稱曰“天地氤氳”,天地之造化在乎此也,丹經雲:“人身為一小天地。”修煉者能夠合乎天地之德,自然可與天地同參造化,吾身氤氳之機,亦合天地氤氳之機。
感覺有炁循兩腿升騰者,其實地炁循腳心上升也;有炁自上降入中宮者,其實天炁由頂竅下降也;感覺真炁薰蒸、遍達周身者,其實天地之炁由毛孔而入也。在吾身中,為心炁下降,腎炁上升,氤氳交感,相聚中宮,如同結胎相似,經雲:“道胎”,又雲:“胎因息生,息因胎住。”其胎順外呼吸而結,結胎之後,外呼吸即斷,化為胎息。丹書所謂之取坎填離、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神炁合一、性命合一者此也,道即在斯矣。及至有形,天地無形之炁交已畢,無形生出有形,故其景自失。
于此可見,天道、仙道、人道其實一也,皆為陽炁下降,陰炁上升,陰陽交感,氤氳結合,化為甘露,產育新的生機,天地由此而長久,人身由此而長生,夫婦由此而傳代。古人雲:“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得此道則昌,失此道則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