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突破35萬本,日經新聞大力推薦,話題沸騰之作!


NHK「日本人最想上的一堂課」節目超人氣教授、
日本生物科技第一把交椅,根據最先進的研究成果,
告訴你如何開啟好基因,享受美滿人生。


筑波大學榮譽教授 村上和雄∕著 康平∕譯
陽明大學副校長 徐明達博士∕審訂
全球華人防癌長鏈倡導人梅襄陽醫師、中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承箕醫師∕推薦


「日本人最想上的一堂課」超人氣教授!


為什麼一本生命科學的書,會變成令人感動的勵志書?
因為,了解基因的秘密,就能改寫生命的故事!


◎罹患癌症的時候,認為一定會痊癒和相信一定沒藥救的人,癌細胞會因之而改變;明明有嚴重的高血壓,可是卻堅信自己血壓很低的人,症狀真的減緩了。
◎年輕時生的小孩比較聰明,五十歲時生的小孩較笨,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高智商父母結婚後,反而容易生下智商比父母低的小孩。低智商的兩個人生下天才的機率比較高。
◎諾貝爾獎得主幾乎都不是填鴨教育下的模範生,不管是科學研究或獨特的創意,都是從沒有標準答案之中產生的。
◎只要能除去妨礙成長的因素,人就能發揮百倍,甚至千倍以上的潛能。而阻礙人類成長的最大因素,就是負面思考。


看過本書您才會知道,
基因竟然如此有趣!
生命設計圖竟是如此不可思議!
而環境和人的想法,真的能夠改變基因!


  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展驚人,甚至每每出乎身在研究現場的人的預料。


  人類已經掌握了破解自己身體設計圖的技術,並且期待經由解讀這些基因來解開生命之謎。不過當這項解讀工程日益進展,我們也逐漸了解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畢竟單單一個細胞,就越研究越深無止盡,要解讀生命,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管是呼吸或血液循環,都不是靠我們自己努力做到的,而是倚賴賀爾蒙系統?自律神經系統等的自主運作,我們才能夠活著。支配這個賀爾蒙系統?自律神經系統運作的,就是基因。每個基因都在完美協調的基礎下運作,皆在巧妙的調和之下運作著。


  我們必須真正了解一個事實:人類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或努力就可以生存,還必須仰賴各種事物的支援才得以存活,如此才能產生真正的自制心,不是嗎?而當我們對這些事物心存感恩,就能使過去沈睡的基因甦醒,進而開拓美好的人生。


作者簡介


村上和雄


  一九三六年生。筑波大學應用生物化學系教授。一九六三年取得京都大學農學研究所農藝化學博士學位,同年赴美國,擔任奧勒崗醫學研究員, 一九六八年擔任京都大學農學部助教。一九七六年擔任播他貝魯大學醫學系副教授。一九七八年取得筑波大學應用生物化學系教授職位,之後組成基因研究小組。一 九八三年因成功解讀高血壓致病因素-腎素的基因而得到世界注目。一九九四年起,受邀擔任「先驅科學領域研究中心」主任一職。一九九六年榮獲日本學士院賞。


  著作有:《生命工程技術》《由基因學到蛋白質科學的研究》《基因傳遞的訊息》《人生的暗號》《幸福的答案,基因知道》《幸福的答案,基因知道2》等等。






我曾在之前寫過一篇叫抵抗基因的文章,那時的我覺得:



{性別 疾病 個性 性格 情緒 性傾向等所有一切都與基因脫不了關係


而它又如此牢不可動


那我基因中所標記的 negative 記號 要如何抵抗呢


我要如何抵抗基因呢


在有期限的青春裡


成為我最大的課題}



而在1年半後,書店裡的[幸福的答案,基因知道]這本書我得到了答案這本由日本生物科技權威村上 和雄 博士以基因遺傳學的角度並以多個臨床實驗證明,徹底顛覆我的想法並成功將生命科學與人文勵志做一個做有利的聯結



之前的觀念雖有意突破但到後來往往又會歸致「宿命」或「命運」。 其實基因並不是牢不可動而基因中所標記的 negative 記號也不是抵抗



雖然人類基因解碼初步已經完成實際真的在運作的約只有5-10%左右而已。也就是說,只有5-10%的基因是 turn on的狀態,還有很多基因處於關閉狀態的。一個人成功幸福正面負面與否並不是完全由天生的基因來決定的。所有顯性的表現經研究證明約不到50%完全受基因支配。另外的因素決定於外在的環境與刺激。任何與成功幸福正面負面有關的基因,應該是潛藏在每一個人的 DNA裡,我們只要 turn on那些[]基因就行了。也就是去喚醒之前沈睡處於 turn off狀態的基因,讓它開始運作。而要如何 turn on[]的基因呢?其實很老套,就是要抱持正向思考的態度。保持樂觀、積極、活力、愉快的心理狀態能發揮開啟好基因、關閉壞基因的功用。



既然知道周圍的環境或外界的刺激會改變基因的運作,那應用到疾病方面也是有相當的關係。像「病由心生」、[安慰劑]等很多實例早就證實心理想法、意志會影響基因的運作,造成病痛或帶來健康。



而作者舉了很多實例證明環境的改變壓力的刺激加上正面思考 (自信、樂觀、積極、 活力、愉快、感恩、合作)成功 turn on作者體內絕大部分還沈睡未經開發的基因,開發了淺能而導致他的科學醫學研究有著突破性發展。




歸結起來,就是盡可能的讓[]基因繼續 turn off,盡量 turn on[]的基因,並多多運作它們。而「對事物的看法保持 positive」,就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既然知道了基因和生命的關聯,那我就要有效的掌控基因,用這「基因思考法」過屬於我的美好人生。





本書作者:日本筑波大學村上和雄教授
他認為人體內同時存在著
幸福和不幸福的基因
心理的想法會
會開啟或關閉基因
影響基因的運作

村上舉大腸菌的實驗為例
大腸菌本來都只吃葡萄糖
即使偶爾把乳糖放在一起給它吃
它還是指選葡萄糖
也就是他對乳糖是毫無反應的

但是當實驗者
只給大腸菌乳糖
起初大腸菌停止攝食
過了不久
它就開始吃起乳糖
而且光烤吃乳糖就可以繼續繁殖

科學界研究發現
大腸菌原本就具備分解乳糖的能力
但是在只時用葡萄糖的時候
這種能力是處於關閉狀態

每一公斤的人體
大約就有一兆個細胞
每一個細胞的細胞核裡
又藏著由 30億個化學符號所組成的DNA
記錄著人類的演化
也同時傳遞著家族的生命訊息

村上教授認為
開啟基因的要素有三個
那就是基因本身、環境與心態
因此
選擇適合的環境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境
都是讓好的基因正常運作的方法

村上以自己為例
他說他大學時代
是個常翹課熱中聯誼
成績不太好的學生
但是到了美國
這個競爭激烈
人人都有強烈企圖心的環境
它竟也積極地投入研究工作

我們也都聽過
有人在精神上受了刺激
結果一夜之間
變成白髮蒼蒼
也有罹患癌症
被醫師宣布活不到半年的人
卻在多年之後依然精神奕奕地活著

也就是說
當我們內心喜悅又充滿能量的時候
便能開啟好的基因
時時刻刻朝好的方向前進







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展驚人,每每出乎我們這些身在研究現場的人的預料。估計再過不久,整個人類的基因密碼就會被解開了。


人類已經掌握了破解自己身體設計圖的技術,並且期待經由解讀這些基因來解開生命之謎。但當這項解讀工程日益進展,我們也逐漸了解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畢竟單單一個細胞,就越研究越無止盡,要解讀生命,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光拿我傾畢生心力的研究——與高血壓發作關係密切的酵素‧賀爾蒙及其基因的研究——來說,儘管科學家已進行了近百年大規模研究,卻仍留下許多無法解釋的地方。


生命的構造奇妙無比,令人驚訝。我們常隨口說自己「活著」,但其實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單靠自己的力量活下來。不管是呼吸或血液循環,都不是靠我們自己努力做到的,而是倚賴賀爾蒙系統‧自律神經系統等的自主運作,我們才能夠活著。


支配這個賀爾蒙系統‧自律神經系統運作的,就是基因。那麼,又是什麼在背後操控著這些基因呢?


每個基因都在完美協調的基礎下運作。一旦某個基因開始運作,其他基因就會接受到訊息而暫時休息或是加快工作速度,巧妙而完美的促成整體的運作。如此無懈可擊的協調,我實在不認為是出於偶爾。


從十多年前,我就將能夠成就這種完美協調的特定存在,稱之為「Something Great」(大能者)。祂的本體,當然是肉眼看不見、甚至也很難感覺到的,但身在生命科學的研究現場,我確實感受到祂是存在的。


科學家一見面,總是不斷詢問「What's new?」(有什麼新發現?)。這顯示出科學的宿命就是不斷的進步。人類的本性就是想要知道未知的事物,想要了解不懂的東西,只要這種本性不改,科學的進步就不會止息。


尤其是在生命科學領域,新發現立刻會與技術結合,影響到家畜的改良或醫藥。換言之,科學和技術立刻會被用來當做滿足人類欲望的手段。所以,除非人類學會怎麼樣控制欲望,否則科學始終是一把兩刃的劍。


在 複製人的相關議論中,問題的焦點不在技術本身,而在人類的欲望。舉例來說,當有人想留下跟自己一樣的複製人,我們應該尊重這種個人欲望的實現到什麼程度? 是科學和技術讓製作複製人成為可能,但決定要不要做的卻是人,是人的欲望。因此在下決定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包含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生命」,並不是靠人 類的努力或智慧製造出來的,而是「Something Great」的賞賜。我想說的是,我們絕對不能得意忘形。


儘管在技術上可行,我們仍需要懂得自制,絕不做過度違反自然的事。這種自制心,光是從倫理角度出發還不夠。我們必須了解一個事實:人類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或努力就可以生存,還必須仰賴各種事物的支援才得以存活,如此才能產生真正的自制心,不是嗎?而當我們對這些事物心存感恩,就能使過去沈睡的基因甦醒,進而開拓美好的人生。


到一九九八年,發現與高血壓有關的腎素(Rennin)剛好滿一百年。換言之,前人已經花了難以想像的漫長歲月在研究腎素。我能在這個時期彙整出腎素研究的相關成果,或許也是某種因緣,更讓我深深感受到「Something Great」的存在。


在本書中,我試著整理出自己這廿年多年來研究包括腎素在內的生物科技的經驗和感受。這真是一連串的驚訝與不可思議。如果能成為各位讀者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上的某種參考,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基因的運作會因環境或刺激而改變


 


科學的進展日新月異,在生命科學的領域也不例外。


其中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基因」。複製羊的誕生,使複製人的出現或許將成為可能,基因改造技術所培育出來的大豆及玉米,也讓人產生「吃了真的沒問題嗎?」之類的疑慮。我們對於基因,好像就是這樣似懂非懂。


數十年前若是提到「遺傳」,只會把它視為一種比喻性的詞彙,是父母傳承下來的宿命,無奈的說:「這是遺傳,所以沒辦法。」言下之意是說,「既然是遺傳,再怎麼焦慮緊張也沒有用。」


例如,父母若都是優秀的音樂家,孩子應該也會有音樂方面的天分。出生在有糖尿病病史的家庭,得糖尿病的機率自然會比較高。肥胖家族就會生出肥胖兒,有罹患癌症紀錄的家族,家人多半會死於癌症……


這些事往往都被視為一種「宿命」或「命運」。


當然,我們也可以努力提升才能,或是專心一意節制忍耐,避開不好的遺傳,但若有人說:「這是我們家的遺傳……」不管是好是壞,其他人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但是,從最近的基因研究,我們有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


由於基因跟生命密切相關,因此任何新發現對我們來說都是很了不起的,但對一般讀者來說,「周圍的環境或外界的刺激會改變基因的運作」,恐怕才是與自己切身相關,而覺得意義重大的。這句話更正確的說,就是過去沈睡的基因會因此而甦醒過來。


想到環境或外在刺激,一般人都只會想到物質層面,但我還會考慮到精神層面。我認為,精神上的刺激或驚嚇對基因所造成的影響,也就是基因與心理的關係,今後將會越來越受重視。我們周圍有許多現象,都證實了這個情況。


舉例來說,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有人在一夕之間變得白髮蒼蒼,另外也有罹患末期癌症,被醫生宣告只能再活幾個月的病人,經過一年半載後,仍然活得好好的……


有人一根菸都沒抽過卻得了肺癌,但一天抽上百根菸的人身體卻硬朗得很。明明攝取太多鹽會導致高血壓,但有些口味重的人血壓卻很正常……


另外還有所謂的「火災現場的超能力」,也就是遇到緊急狀況,人會產生超乎尋常的力量。不僅如此,我們也看過有些無藥可救的笨學生,一旦喜歡上某個女孩子,立刻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拚命用功,轉眼之間就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這種情況社會上很常見,在過去都被冠上不同理由來解釋,但其實這些現象都和基因的運作有關,而且會因為個人的想法而產生很大的不同。


例如罹患癌症的時候,自認為一定會痊癒和相信自己一定沒藥救的人,癌細胞都會因之而改變。明明有嚴重的高血壓,可是卻堅定的相信自己血壓很低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症狀真的就減緩了。


這些事情都和基因有密切的關係。
雖然目前仍未跳脫假設的領域,但已經出現許多情況證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確認精神作用對基因產生的影響。


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束手等待這一天的來臨,只要能帶給我們更好生活的,就儘管用吧。本書就是打算介紹這些跟基因有關的、能使大家直接獲益的事情。


  {預知詳情請至圓神書活網~~~}






"幸福的答案,基因知道"讀後感

相當棒的一本書唷~~
雖然講的是基因改變跟身體運作
但深究其內容我們不難發現
作者多麼希望利用這些文字來改變大家的想法
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本勵志好書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

我們常常說"人的想法決定一切"
其實就跟這本講的"基因調節"有很大的關連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有那種因為堅信自己會擊敗癌症的人
在醫生宣布頂多只能活半年以及請家屬趕快準備後事的病患
經過一年兩年還是能活的好好的
仔細對這名病患做了檢查會發現癌細胞不增反減
甚至有些人的腫瘤會縮小到幾乎不見
這種所謂"醫學上的奇蹟"其實也正是基因調控的好例子

在這裡分享一個以前我在讀者文摘上看過的一個極端例子給大家
在美國曾經有名罹患腫瘤的病患
當被醫生檢查出罹患癌症已是接近末期了
"好好利用剩下的日子吧!"醫生拍著他肩膀,如是說
之後這名病患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以前的活力跟健康似乎都隨著醫生的宣告而消逝
當他有天病厭厭的躺在病床上
卻從別人口中意外的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你知道嗎?聽說某位科學家利用馬的免疫球蛋白
成功的治好了跟你有類似情況的病患耶!"
聽到這消息的病人興高采烈的跟醫生報告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
但是他得到的卻是這樣的回應
"那種東西怎麼可能會有用呢?你還是乖乖接受這個事實
遵從我們醫生的指示來服藥與治療,這才是穩定你病情的唯一方法"

不過在病人苦苦哀求下,最後醫生還是決定幫他注射他口中所謂的"特效藥"
結果呢?在注射馬的免疫球蛋白後沒過幾天
病人的狀況比起之前好了相當相當的多
之前只能病厭厭的躺在病床上呻吟
現在卻可以主動的開護士小姐玩笑
仔細的給他做了檢查後發現腫瘤的直徑減少了非常的多
這也令醫生大為感到驚奇與懷疑
"難道馬的免疫球蛋白真有這樣的奇效?"
但是好景不常,沒過幾天
病人在新聞上看到之前他口中的特效藥經證實後完全是無稽之談
經歷過幾天的低潮與失望後,病人就與世長辭了
解剖病人遺體後發現:腫瘤比起當初發現的時候又大上許多
這又告訴我們什麼呢?想法改變了基因的開啟與關閉
而基因的表現進而影響了身體的運作
而基因沒有正常運作,或是不該運作的基因開始運作
最後就會導致疾病的產生與發作

心境改變身體狀況這點在我們的專業科目上也有提到
醫生在開藥時也應該要考慮所謂的心理作用
心理作用比起真正的藥效有時候所差不遠
(據統計大約是佔所有藥物治療效果中的25%~30%)
甚至那種"安慰作用"有時候更是治病的最重要因素
像是感冒時醫生開的藥丸藥水
研究起裡面的內容也沒有真正能夠治癒感冒的作用
那裡面有些什麼呢?消炎,降溫跟一些維生素而已
真正治癒感冒還是要靠自己身體的抵抗力以及心態
"相信是種很大的力量"看完這本書後終於明白這話的真意了

記得以前曾經紅及一時的廣告"鐵牛運功散"嗎?
裡面的主角"阿榮"給父母親打的溫情電話
到現在仍然讓五六年級,甚至七年級生琅琅上口
而現在的"阿榮"胡德成又在做些什麼呢?
離開演藝圈後他去中國大陸念了幾年中醫
但是學了中醫後他有了很深的體悟
"病不是用藥來醫,一切的病源都是在心"
所以他也改變了以中醫來治病的方法
取而代之的則是用作家的身份來教導大眾
"改變生活習慣跟做事態度吧!!這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而他的理論也跟我們這本書的想法不謀而合
嘗試著用正向思考來過生活吧!!一切都會不同的!!

裡面還有一個部份我覺得很有意思
那就是雖然人有那麼多個基因
但事實上真正被開啟跟有作用的部份嚴格來說大約只佔了所有基因的十分之一
剩下的部分都是處於休眠的狀態
那有些人就會問說像大自然這樣的節省主婦
能用則用能省則省,為什麼還要幫人類保留這麼多沒用的"垃圾基因"呢??
其實從低等的生物如大腸菌來看
它身上所有的基因基本上都是開啟的
也就是說為了生存它必須要卯足自己的全力
激發自己所有的生存潛能才有能力來傳宗接代
但是隨著生物的演化,被關閉的基因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只需要這些還開啟最低限度的基因就有辦法生存下去了
至於其他休眠的基因又有什麼作用呢??
換個想法來看,這些被科學家視為"垃圾基因"的部份
才是能夠激發出我們生存的重要因素
因為大自然無法確定每個人的生存上面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所以他就把所有一切可能的狀況都考慮進去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擁有這麼多未開啟的基因了
基本上來說,我們沒辦法做出超過基因所記載事物的範疇
所以我們所能做的一切創新(甚至包括奇蹟!!)都是在基因的記載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的生命藍圖裡本就包含了奇蹟的發生!!"
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很令人覺得亢奮咧??
所以說只要有心,大家都可以製造出奇蹟呢!!
分享給大家,同時也跟大家共勉之唷~^^~



村上和雄教授的演講會
時間:2008年3月12日
題目:喚醒沉睡中的遺傳基因

笑有益健康
俗 話說:「笑,福臨門」,自古即有「笑」可爲人生帶來幸福,有益健康之說。近幾年,笑有助於治病之說頗受矚目。四年前,筑波大學榮譽教授村上和雄教授,以實 驗證明了笑可以明顯抑制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值的上升;並就「笑與健康」,解讀遺傳基因基準,其最新數據最近亦刊載在美國的醫學雜誌。村上先生的研究成果並 受到日本國內各大媒體的注視,除了接受電視台的專訪外,報章上亦可見其大作。此段文章乃村上教授針對「笑與健康」及挹註四時年心力於遺傳基因研究而發表之 「心與體」一文,接受報章訪談之摘要節譯。

遺傳基因係身體之設計圖
人體由六十兆個細胞組成,每一個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所具有的DNA,就是遺傳基因的本體。DNA四個鹼基排列文字上,記載著全部的遺傳訊息,而六十兆細胞中DNA構造皆同。每一個細胞中,皆由同一遺傳訊息所組成。DNA具有將遺傳訊息從父母傳達給子女的作用,亦提供製造人體各種蛋白質的指令、藍圖。遺傳基因可說是生命躍動的根源。

遺傳基因之開關
近幾年,遺傳基因的研究相當進步,並發現人體DNA中經常活動的約只有3%
而已。其中有經常持續活動的遺傳基因,亦有至今靜止、因某種契機才開啟活動的遺傳基因。
進一步而言,雖然六十兆個細胞皆持有相同遺傳訊息,但心臟的細胞卻只能形成心臟。那是因為細胞會進行分化,不需要的大多數遺傳基因呈現睡眠狀態之故。
因此,最近才發現原來遺傳基因的活動具有睡眠、甦醒,及具有打開、關閉的構造。
肌肉只要運動的話就會發達。這也是因為製造肌肉蛋白質之遺傳基因,在各種鍛鍊身體方式的刺激下啟動開關所致。

如何啟動開關
那麼,該如何做才能啟動遺傳基因的開關呢?雖然環境或食物因素會有所影響,但我注視的卻是精神因素與遺傳基因的開、關關係。
身心承受負面的精神壓力將導致疾病,以前就略有所聞。若該壓力是陰性壓力的話,是否表示若給於陽性壓力的話,就可啟動好的遺傳基因呢?
於是有了「笑」的治療方式。近幾年腦科學或免疫學的領域裡,也發現到「笑」具有提高自然療法的效能。從我以往的研究成果中,亦可推測出「笑」具有啟動開關的遺傳基因。

「笑有益健康」之驗證
四年前,「心與遺傳子研究會」在吉本興業的協助下,進行有關「笑與健康」之實驗。連著兩天午餐後的兩小時,檢測二十一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第一天,於檢測的一個小時前,讓他們聽「關於糖尿病之機制」的講座。第二天,於檢測前,讓他們觀賞吉本興業笑劇演出。

結果,餐前及餐後之血糖值之差,第一天平均為123mg/dl。很明顯的,原本高升的血糖值因「笑」而降低46個單位。我和該研究會同仁,並將其結果發表在美國的糖尿病專門雜誌。

該實驗證實了「笑有益健康」的假設。目前正進行笑啟動遺傳基因的調查,數據也不斷增加中,並於七月底將第一次報導刊登在美國的身心醫學雜誌。
今後若能用科學方法證明「笑」對血糖值之影響,或許會引發新的醫療革命也不一定,而且也有讓言患者聽完相聲後,發現免疫力數據提高的臨床報告。另外也有笑治癒異位性皮膚炎、風濕、C
型肝炎的數據。因此,我認為笑的影響不僅限於糖尿病,對許多病症的預防或治療都有正面的影響。藥有副作用,笑並無副作用。或許不久的將來,以「開懷大笑錄影帶」取代藥物的時代將會來臨也說不定。
基於此思維,目前正在研發「引發笑點錄影帶」。首先,做體操放鬆身心;接著,伸展臉部及眼睛四周的「笑肌」。透過該錄影帶的幫忙,讓自己於日常生活中笑口常開,以獲得健康的身心。
另外又與大阪市及大阪府大東市合作,在體操中加入大笑動作,以增進人民的健康,並獲得良好的成效。
天理醫院亦持續「笑」與健康的研究,積極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常常大笑,依據實驗結果進行各種嘗試。其相關內容,NHK
電視台三月十八日播出的「關西特寫」亦有報導。
由笑與糖尿病的實例亦可得知,心念能夠切換遺傳基因的開關。欲啟動好的遺傳基因,日常生活當中必須常懷笑容、感動、喜悅等正面心境。

Something Great
致力於生命科學研究四十年,我終於了解生命的本質,單是靠人類的理性或知性並無法說明。
所有生物的DNA
構造皆同,而且表示遺傳訊息的文字排列亦同。這代表所有生物皆具有相同的起源。
再者,人類細胞一個遺傳基因中,只有二千億分之一公克,在此極微細中,卻記載著無數龐大訊息,以一冊千頁的百科全書而言,數量可高達三千冊。生命因為有遺傳基因不眠不休、正確無誤的運作,才能持續。若非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Something Great
,根本難以存在!

另在天理月刊的四月份開始,有更詳細的刊載:「康樂生活的遺傳基因 ─ 笑與感動啟發可能性。」是演講全程的中文翻譯,歡迎大家踴躍向天理教各教會或佈教所索取閱讀。


村上教授的簡歷:

1963
年 取得京都大學農學研究博士學位
1978
筑波大學應用生物化學系教授
1983
率先成功解讀高血壓致病因素─「腎上腺酵素」基因舉成為世界注目焦點,解讀DNA
權威。
1994年 筑波大學先端科學領域研究中心所長

1996年 榮獲日本學士院賞

現任 國際科學振興財團理事長

筑波大學榮譽教授

村上教授的代表著作:
バイオテノロジー       (講談社)
遺伝子工学から蛋白質工学へ  (東京大学出版会)
遺伝子からのメッセージ   (朝日新聞社)
生命(いのち)の暗号    (サンマーク出版)
中譯本:生命的暗號 (佳言文化出版
)
人生の暗号         (サンマーク出版)
中譯本:人生的暗號 (商智文化出版
)
村上和雄のナイトサイエンス教室(徳間書店)
幸福の暗号          (徳間書店)
中譯本:幸福的答案,基因知道 (圓神出版事業
)
遺伝子オンで生きる      (サンマーク出版)
見えたいのちの底力     (
講談社)
サムシング、グレートの導き   (PHP研究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霖ok  的頭像
    易霖ok

    易霖的部落格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