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分析,罹乳癌外婆疑因化療釀殺孫悲劇
雖臨床上未發現因化療藥物導致精神疾病,但中心醫院身心科李光輝醫師指出
癌症化療的痛苦宛如同時被100隻蚊子叮咬般痛苦
臨床發現70%化療患者,因此引發憂鬱症
加上六旬阿嬤經歷停經、年老的多重壓力,恐讓憂鬱症病情加劇,而釀成悲劇
藥物與精神病無關
癌症患者確診後會有易怒、寡言等情緒不穩反應
加上乳房是女性性徵,若經手術切除,對患者心理是極大的打擊
建議家屬多陪伴、關心患者、參加病友團體多了解化療情形
以腹式呼吸、食療等減輕化療不適反應、或藉宗教、冥想達到心靈平靜
亞東醫院精神科吳靜雯主治醫師說
患者第一時間得知罹患癌症,恐因衝擊而產生憂鬱症
少數有幻覺、生氣等激烈的精神疾病狀態,若癌細胞轉移到腦部,也恐引發異常行為
而化療造成掉髮的外觀改變,也會影響心理,建議患者求助政府或精神科醫師
亞東醫院腫瘤暨血液科林世強醫師也分析
化學治療是癌症患者術後的輔助性治療,半年療程進行6~8次治療
以抗癌藥物殺死殘餘癌細胞,化療患者常出現惡性禿頭、黏膜破損、手麻腳麻、噁心想吐等不適副作用
而化療藥物主要從小紅莓、紫杉醇中提煉,在臨床上未發現因化療藥物導致精神疾病
癌症化療患者照顧須知
● 接受化療前,可先加入病友團體,充分了解治療方式、不適症狀
● 尋求減輕化療不適反應的方式,如食療、腹式慢呼吸等
● 輔以宗教、或冥想,協助患者尋求心靈平靜
● 若患者仍持續出現易怒、寡言等情緒低落反應,應尋求精神專科醫師協助
※ 求助管道:
台灣癌症基金會:(02) 8787-9907
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02) 3322-6286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02) 2557-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