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神奇的預測,一樣可以成為大贏家



 


 對於每一個職業交易者而言,心裡都明白交易系統的重要性。我最近有一個想法,將自己用了5年多時間建立交易系統的體驗整理成文字,期望對大家構建自己的系統能有所啟發。


建立一個能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交易系統,我認為必定會歷經兩個階段:
1.堆積
 我說的堆積,等同於“厚積薄發”的“厚積”這一過程吧。在這個積累階段,是大量儲備各種知識、技巧、方法的階段。強調的是盡最大可能廣泛占有、兼融並蓄,甚至要發揚“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神農氏遍嘗百草”的雜家精神,把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屯積到你的大腦,以備後用。 
 積累從何而來?當然首先是書籍。你必須要有橫掃一切大小金融書店的氣概。不需要太強的針對性,但必須要有廣泛性、中西並舉,閱讀各類金融、經濟類書籍。有能力的最好請老手開一個書單,這樣閱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大概就類似於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吧。我的經驗是以西方經典的技術分析文叢開始下手,先開立一個20本左右的書單,英文能力高的最好直接閱讀原版,用最簡單的串行方式,將其一本本消滅。這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投機取巧,過程雖然枯燥冗長,卻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對於好書,要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爛熟於胸為止。 
  堆積的過程更多使用的智慧,是記憶和少量的推理。首先,牢記書裡的方法和教條,不需要有太多的懷疑和主觀意識。因為這兩者,必須在你有累積一定的基礎上才會涉及。如果可以在國外任何一項標準智商測試中,輕鬆取得前兩個級別的評分,我想這個階段對於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時間。期間你還有餘暇閱讀些哲學、方法論之類的書籍,起到旁徵博引、融會貫通的意義。 


 在閱讀階段,認為應盡量少讀國內的讀物,盡一切可能去閱讀西方的經典文叢,尤其是技術分析方面的。其實老手書房中的書單,對於新手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可以讓你少走許多的冤枉路。我本人就是在幾乎掃遍了國內幾乎所有跟主力、投機書籍之後,才繞了個大彎在朋友的指點下,開始閱讀西方的技術分析經典,也讀過少量幾本原版的“聖經”“儒家”類書籍。積累的素材除了來自於書籍之外,當然還有網路。應該要有橫掃國內外大多數最著名論壇的決心,以謙虛、容納的胸懷去閱讀一切論壇裡老手的文章和體會。個人的體會有時候會比書籍來的更為直接、深刻。以我個人來講,在其他論壇結識的一些好手,對我的幫助作用可以說是極其深遠的。 


 除了這兩者之外,我認為,你應該把所有(記住,是所有)的時間用於看盤,讀盤,解盤!看盤,對於剛開始的時候來說,無非就是“外行看熱鬧”。但這個熱鬧,無論如何你硬著頭皮也得看下去。有條件的,看一切你能看到歷史資料的市場行情:外匯、商品、利率、期指、股票等,尤其是指數。觀察、分析、預測各個市場指數現貨和期貨的走勢,至少要佔你所有看盤時間的70%左右。在股票市場,我的理念是指數重於一切。永遠看著指數的臉色行事,絕對不做投顧老師所謂“拋開大盤做個股”的傻事。我不認為,自己總可以僥倖抓到跑贏大盤或獨立於大盤走勢的個股。而且看盤的過程,也是很好的總結、運用閱讀知識的一個場合和機會。


  我在看盤、盯盤的過程中,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一、看熱鬧階段:天天盯著漲幅榜第一板看,眼睛裡只看到漲、跌的曲線,心裡沒有任何感覺。
二、初級階段:買了書,知道了比如量價比等技術指標,知道了綜合排序、分鐘排行、資金流向、題材類股和集團題材。看的時候稍微有了目的性和篩選性。就像上網衝浪一樣,知道用搜索引擎來過濾自己需要的資訊。
三、進階:目的性更加明確,有了分門別類的自選項目、類股,從十幾支個股的走勢能大致判斷大盤的運行趨向,學會了公式選股、自創指標,測試交易公式(還談不上交易系統)等進階技術。開始排斥傳統技術和指標,自以為進入了交易的核心,醉心於編寫公式和所謂的“交易系統”,並利用自己設計的指標來衡量指數和股票。
四、系統化:對幾乎所有具備歷史資料的市場,進行長時間的看、解盤,尤其是美指、日經和恆指。不過,盯外盤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所有與我年齡不相稱的疾病接踵而至。在長時間堅持跨市場的研究中,終於構建出自己的交易系統。徹底去除所有寫指標、公式(除了我系統中需要用到的)的玩意兒,回歸到了最簡單、原始的幾項技術。看盤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系統、完善系統。
五、整合階段:終於發現,在有效的交易系統的指導下,你可以迅速熟悉陌生的市場並成為該市場的專家,正是應驗了那句話“股價運動包含一切資訊及變化”。你能想像我幾乎完全不懂也完全不關心天然膠、大豆、銅等基本面的供求分析技術的前提下,卻在並不完善的國內商品市場上同樣沒有障礙的獲利。我在只做了一周模擬交易之後,就用自己的保證金開始了交易。我只知道有效的系統和心理控制,就可以保證我在任何市場上獲利,就這麼簡單。 


 上面我提到的第四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是你能否最終擁有適合自己交易系統的關鍵。這個階段,可能只是些費時又費力、而且暫時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簡單工作。甚至有時候自己都會懷疑是否在做無謂、無意義的努力。但我要說,這個階段是不可逾越的。你只有盯盤盯到“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程度,才有可能進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不要顧及別人的懷疑或恥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既然選擇了職業投機,這個階段就是你義無反顧的選擇,別無他途。你要設法在曲線的運用中,綜合所有知道的交易技術知識,去解釋已有的和預測還未發生的。 
 我不敢保證人人都能走出這個階段。我發現投機這個行業,是為數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金錢、辛勞和汗水,卻未必能登頂成功的幾個行業之一。需要完全概率化、容忍失敗和不完美的行業,注定最終成功的只能是那些同時擁有勤奮、天賦和機遇的少數幸運兒。所以,選擇職業交易者是必須要經過極其慎重選擇的。因為,有的時候回報並不理所當然的與你的付出成正比。除非你從心裡熱愛投機,甚至樂於接受一事無成的最終結果。否則,我真的勸你,請慎重你的選擇。 
 我想用海特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先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預測系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用“分散且持久”的眼光對待交易,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占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2.嬗變 
  如果說前面的堆積階段只是個簡單、線性的累積知識的話,那麼這個階段,就必須利用你智慧中的諸如推理、綜合、歸納、聯想、頓悟等對第一階段所積累的素材,做集中的消化和吸收。直至這些雜亂無章的知識,被你咀嚼為一種靈性的東西,並浸潤你思維的血液。 
 必須最大限度的發揮你的懷疑主義;懷疑一切你所讀、所看的東西,用你的思維去重新詮釋。不論這種詮釋在別人看來,是極其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謬的。我認為這就是學習的關鍵;總之,必須邁出你思維獨立的腳步,徹底擺脫“人云亦云”的境地。別人的高明終歸是別人的,你必須經過思考,獲得屬於你自己的高明。創造和學習永遠是相輔相成的,互為基礎。學習別人的經驗和知識只是手段,如果學習反而讓你喪失自己的創造、創新能力的話,那就背離了學習的初衷。學習,只不過是為你後續的創造提供素材和養份而已,變成你自己的血液這個過程,則需要創造來提昇。 
 學習是線性的,而創造則屬於非線性。正是後者,給世界帶來了多姿多采。簡而言之,就是融會貫通之後提煉、萃取出自己的系統交易方法。 
 我有一個體會,語言是幫助你整理思緒、理清思路的很好幫助。昇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可及,在這期間依然要借助一些瑣碎的方法。比如:堅持寫交易日記,做詳盡的案例分析等。我想,很難用具體的文字去描述“嬗變”這個階段,我只能大致的說,你必須放開你思維的肌肉,不拘一格的運用你靈活有力、充滿靈性的神經系統,去不斷的接近所探求的東西~~市場的本質。 
 


 判斷市場的趨勢,是至關重要的。說實話,為了成為真正職業的交易者,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興趣愛好,過著孤獨、清淡甚至有些枯燥生活。不過,時間讓我逐漸樂在其中,而無須去忍受。有時候我也懷疑過,這樣的生活是否值得?又是否必要?但是,所謂的得失其實全是相對的。況且在交易中,我確實獲得除了盈利之外的樂趣,難以言表的樂趣。
 交易實踐讓我喪失了太多的衝動和激情,原來需要忍受的東西,漸漸的變得享受並沉醉其中,甚至會讓人滋生出些許自戀的傾向。週末時刻,便是將監禁並遭受各種控制的心情,釋放出來的時候。我逐漸適應了容忍自己,甚至兩天不看專業書籍或圖表,而聽任自己找個地方去爬爬山,或聽聽音樂。即使是思考,也讓他遠離交易和市場。我知道,如果要將交易作為我終生的樂趣和事業,我必須訓練自己的心情,可以隨時在市場和生活中快速的切換角色。畢竟,專業的交易者,他首先是個具備豐富內心世界和涵養的人。 
 我周圍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說我的生活極其枯燥而缺乏色彩,少了那麼多的人生樂趣。當然,也有極少數朋友,過著比我更深居簡出的生活。電腦行情中的曲線,幾乎成為了他們人生的軌跡。我總想折中,可我深知這種折中,以我目前的閱歷和智慧,還遠遠不夠。 
 市場的本質是交換,生命中何嘗又不是充滿了得與失的交易?!我選擇了一般人無法忍受的“枯燥”生活,可我交換了更強大的自信心和比別人更有力的思考、洞察能力。而且交易的成功直接換來的是獲得了“享有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權”!所以,我想鼓勵我們從未謀面的但有著相同理想的年輕人,為了獲得這份期權合約,我們共同努力!



最近重新讀尼可.李森的自傳,感受極深。李森交易的失敗,在我看來,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1.逆市場中級趨勢而為:認為自己可以干預和戰勝市場。我甚至能體會到李森在SIMEX中,孤獨絕望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他在試圖了結自己多頭部位的時候,經常會不小心發現自己又累積了500口多頭。最後整個市場只有他一個人在買、在做多;而他周圍的經紀人全成了他的交易對手。當他在1995年2月積累了6萬多口日經多頭(折合約100億美金),他已經完全喪失交易員必須有的冷靜和客觀。他不再有能力觀察市場,卻經常以為可以操控市場。事實上,他確實經常可以令市場反彈個1~200點。一旦失去了他的買盤,市場就顯現出羸弱的疲態。道氏很早就極其正確的指出:長期趨勢(PRIMARYTREND)是無法被操縱的。而李森,明顯的違反了這個常識性的認識。在當時,他被認為是世界上少數理解期權、期貨市場運作原理的人。


2.交易時機的失誤:日經指數在李森做多的時候,也確實處於某層級下跌趨勢末期。但是市場在很多時候,都證明空頭(或多頭)在最後抵抗的時候,也是非常凶猛的。高明的交易者總是等待一方力量竭盡、枯竭的時候收漁翁之利,給頑抗者最後一擊。在一方力量還未到強弩之末的時候,貿然迎擊並非明智之舉。我們必須要盡量躲避市場最後的反撲,努力使自己不要被消滅在黎明前的黑暗。李森的多頭成本大約位於18,000附近,他是在1995年2月底被新加坡警方抓獲。而日經指數於1995年6月底、7月初的時候,探至14,000左右的低點。在其後一年的時間,才展開強力的單邊反彈;最高反彈至22,750的位置。當然,可憐的李森已經在監獄中服刑了,霸菱銀行也撐不到艷陽高照的這個時刻了。
 
 總之,在明顯的空頭市場中(下跌接近尾聲階段)逆市場趨勢而為,試圖阻止市場下跌趨勢的發展、發育、完成,並超出能力的下單。就如同輸紅眼的賭徒一般,沒有留下後路(沒有停損及相應保護措施),是李森及霸菱銀行最終犧牲在革命戰爭取得勝利前夕的最終原因。 
 其實,解決問題的最根本辦法,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建議你讀一下波浪的三步曲,重點讀一下“系統交易方法”。不過,我本人對這套書的看法,並非像業內其他人一樣,給予那麼高的評價。其實,它確實沒有提供一點具體的系統規則或設計思路上的東西。它給的是更多哲學上的思考,以及如何測試及維護一套交易系統。書中雖然提了建立交易系統的大致框架性的步驟,但你要試圖找出一些具體的線索,那絕對是徒勞無功。畢竟那是真正的商業祕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不過,我覺得這套書,在你架構自己的交易系統時,確實可以提供宏觀思路方面的指導。其實,史蒂夫.尼森的《日本蠟燭圖技術》是我的案頭必備,也是我最愛讀的書籍之一。在我的交易系統中,蠟燭圖技術是占有相當權重的,我把他當做重要的驗證信號之一。我認為,這門古老的東方投資藝術,如果可以和西方的技術分析手段互為驗證,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事實上,這本書的作者本人也非常強調融會貫通。畢竟,各類技術都有他相應最擅長的場合和成功率,互為驗證取長補短,是適當使用技術分析的關鍵。 
 我承受高風險槓桿的資金頭寸,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10%。而且,在這10%的風險頭寸中,我會將其再細分為三級。即高風險中,再細分為低、中、高三檔,求取更合理化的規劃、分佈和控制整個風險頭寸中的風險度。不過,和大多數國外對沖基金經理的做法不一樣的是,我從不對沖風險也不做套利。在真正的市場機會下,我在設計好退出計畫的基礎上,我操作的多類衍生產品,全部是同方向的!比如,我甚至會設計成用期指來保障我的CALL OPTION的PREMIUM。國外同行恐怕很難理解,並贊同我這種怪異的做法。說穿了,真正核心的就是:你有沒有NB的交易系統,可以分解並理解目前的市場趨勢,這才是核心所在。至於那些用期權、期指來設計的各種套利策略組合,在我看來,當擁有了有效的交易系統,這些手段全部不值得一提。我所要做的不是去鎖定風險,而是在同一個方向,放大放大再放大! 


 文字總結了自己在建立交易系統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經驗以及心路歷程和幾個必經階段,期望能對志同道合者有些許啟發和共鳴。至於具體的技術細節和實現過程,我想這是每一個職業投機者所必須經歷的,最終只能由你自己長時間的堅持、積累、總結、歸納再加上一點點的機緣,才有可能達到目標。你如果選擇投機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就不要幻想可以獲得不須努力的現成結果。換句話說,沒有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就算得到了優秀的系統,也不可能發揮他的真正功力,因為系統正確使用的前提,是需要使用者各方面的深厚積存和素養的堆積。所以我只能對您的要求說抱歉了。 


 其實,預測系統只是交易系統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盈利的大小和預測對錯也並非總是成正比。我有時也犯了看對卻沒賺夠的錯誤,順勢才是關鍵。我有個朋友,他幾乎從來就不預測,只跟隨趨勢永遠在右側交易,而我幾年的平均獲利率目前還不如他,這就證明了沒有神奇的預測,一樣可以成為大贏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霖ok  的頭像
    易霖ok

    易霖的部落格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