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 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並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遊,西行入川。曾任教於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 閒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曆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複于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識名重一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仙先生,遂拜門牆,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 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閉關三年間,遍閱《大藏經》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1945 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傳,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 師。 1945年,南懷瑾先生離藏走滇,任教于雲南大學,後又講學于四川大學。1947年內戰開始不久,南懷瑾先生返回浙江樂清故里,旋即歸隱於杭州天竺,披閱 了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於江西廬山天池寺旁結茅蓬清修。1949年春,南懷瑾先生辭別家鄉,隻身赴台。 到臺灣後,南懷瑾先生先後執教于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並應邀至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執教三十年,桃李滿天下,不少臺灣黨政、軍政要人及工商 鉅子都曾拜在南懷瑾先生門下。 南懷瑾先生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教化涵蓋儒、釋、道,更及于醫卜天文、詩詞歌賦。在臺灣,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 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然而,南懷瑾先生拒絕一切溢美之詞,自謙為“凡人”。長期以來,流傳最廣的卻是 這個最普通的稱謂------南老師。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這樣稱呼他。 1985年夏,南懷瑾先生離台赴美。在美國期間,成立了“東西學院”,旨在推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旅美三年,南懷瑾先生未償一日不思念中華故土,身處異鄉心 系家國。其實又何止是旅美期間,南懷瑾先生旅台三十六年,因“書劍飄零,不見慈顏”,常常是“幾回好夢至家鄉”。其懷鄉之情,並非發於個人小私,實出於愛 國憂民之大公。不論在臺灣還是旅居海外,南懷瑾先生每每念及國家振興圖強事業,特別是對祖國統一大業,系於心懷,百般關注。 南懷瑾先生于1987年結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企能就近獻力于國內各項建設事業及文化教育事業。 幾十年來,南懷瑾先生雖屢經人間磨難,然矢志不渝,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南懷瑾先生焚膏繼晷,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了三十二部專著,其中一些著作一版再 版,長銷不衰。1990年以來,臺灣及大陸多家出版社陸續出版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孟子旁通》、《易經系傳別 講》、《金剛經說什麼》、《佛說入胎經》、《如何修正佛法》等三十幾部著作,頗受歡迎。 南懷瑾先生從國內文化教育事業入手,相繼成立了光華教育基金會、國際文教基金會,自1989年以來,先後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 交通大學等國內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及希望工程並其他科研文教機構捐款二百余萬元,設立多種獎學金和各類基金,鼎力推進國內文化科技事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 南懷瑾先生還投資2000多萬美元創建了十幾家合資企業,其中最為卓著者,當數投資浙江金溫鐵路一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