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市薪傳太極拳協會


陳柏源


    相 信練過太極拳的朋友,通常都會練習氣功與靜坐。氣功與靜坐都講求呼吸、身形與意念。靜而後動、動極而生靜。許多氣功老師都會提到:先作深呼吸,先吐一口濁 氣、再吸一口新鮮空氣,以調心調息。蓋濁氣不出,則真氣不入。中醫亦有以瀉為補的理論,太極拳也是如此。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提到:『學吃虧』。拙力不盡,則不鬆,太極勁則不長也!這也是太極拳的最重要精義所在。佛家有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第一便是布施:將餘力奉獻出來,則智慧、勇氣自然產生,其理亦與『學吃虧』相同。聖經中有云:『施比受更有福』。人免不了生、老、病、死,再壯也會老,力大終會歇。老了、病了,又何有力猛氣壯可言。唯有學吃虧,身心鬆開,心境的改變,才能使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體健而身強,立於不敗之地。正是所謂的『益壽延年不老春』啊!


 


    於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釋名義第一中提到,『夫拳,壯者好用之以鬥,鬥之勝負,以視拳技之高下為決。好鬥者,未有不以剛猛之力制人,是為陽極。剛之至也,如 抗之以剛,必至兩敗而俱傷,非高手也。彼以剛為用,我以柔化之。彼以動為攻,我以靜待之。柔靜之至,是為陰極。陽極而遇陰極,未有不敗。此即老氏所謂,柔 弱勝剛強也。故余曰:學太極必自學吃虧始。』


 


    然 而應如何學吃虧,才能占便宜,這就是學問之所在!簡而言之,就是要順其自然,不可勉強。出於自然的走化,『學吃虧』,自然能不丟不頂,粘連貼隨!推多少則 讓多少,化即是打。對方攻來,為了專主一方,必產生虛實,避實而擊虛,不也就是陰陽相濟的原理所在嗎?心念一轉空,清靜至無餘!


 


    心雖空,然須存意、蓄氣,以待時機,與一味安逸享樂不同。學吃虧,並非一味退讓,須在退讓中觀察敵人的破綻,如此才有反擊的機會。在此感謝王錦士老師的教誨,以及師兄弟大家平日的互相切磋與教導,希望未來能多提供自己的心得,以供大家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