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當大長今

    在當前的世界,憂鬱症已與愛滋病、癌症一起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二十一世紀三大黑死病,而自殺死亡,更已高居臺灣死亡原因第九位,憂鬱輔導可說越來越形重要。當然,某些憂鬱傾向者,如作家,或許可以激發創作,但大多數的憂鬱者,還是需要從負面情緒走向正面情緒,才能有較健康快樂的生活。


    筆者在門診時,也常藉機輔導病人的心情。想起前一陣子熱播的「大長今」,長今當醫女時,對因宮廷壓力鬱卒到腸病的皇帝提出的處方是:一、脫掉束縛的鞋,赤腳在清晨散步,二、找個知心的人、吐吐心中的苦水,三、拿起畫筆,重新利用休閒時間,浸淫於年輕時衷情的繪畫中。我對長今的處方深表認同,在傳統藥物之外,也將「心靈處方」的經驗分享於下。


    輔導者千萬記住,憂鬱者才是主角,只有憂鬱者本身的自覺力量才能讓他走出負面情緒,絕不要喧賓奪主,一直要以自己的想法強植在對方身上,這只會引起反感。祕訣是「負面的盡量讓他吐完,正面的助他由小火燃成大火」。方法是:


    一、盡量讓憂鬱者吐心中苦水:聽他說,讓他好好把苦水吐完,只要看著對方,點頭或稍微當介繫詞回應就好;不要打斷他,不須附和他(如:我相信妳先生真的很壞),不要努力評斷是與非(如:我幫你分析自殺的優缺點)、不要說大道理(如:你難道沒為父母想過嗎?),引導對方,不要在同一細節打轉,更進一步,把他從外在原因導向內心(如:說來我不敢建議老闆,是怕得罪他,丟了工作),甚至更內心的自觀(如:我對自己真的很沒自信)。相信對方,在傾吐與傾聽的同時,他已經自己在內心找出口了。


    二、鼓勵對方從事創造性的休閒:讓對方在滿足成就感中對人生的思想更正面,像是寫寫文章,畫畫圖,讀一本書,安排一趟旅遊,爬爬山,跟對方約定,分享他的成果,燃起他對生活的熱情,強化他的自我價值感。少建議他從事沒實質幫助的休閒,像瘋狂shopping等,有時做完反而後悔。


    三、肯定對方的美好:這需要因人因時因地權衡,配合說話技巧,才不會讓有防衛心的對方覺得有諷刺之嫌;肯定詞越清楚越好(如:你真的是待人很寬容、你真的很疼孩子),盡量使對方能肯定自己的好。要用「角色」來讚美時要小心(如:你真是好媽媽、你真是好老闆),傳統上的「角色」常有犧牲之隱喻(如:好媽媽讓人覺得應要犧牲自己照顧孩子),別因角色用語造成對方束縛的反效果。


    在這個人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鬱卒,也是人人或多或少願意探索內心的時代,不只在醫院,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幫助朋友家人走出負面情緒,但願大家都可以是「大長今」,那麼,社會上的憂鬱就可以在「愛」的交流中盡量減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易霖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